第13章 被黑(第2/3頁)

“說起來我真的和你佩服這個中國人,他可是花了五萬歐元買自己贏啊!五萬歐元夠在中國花一輩子了吧,這一定是他的畢生積蓄。我真的很難想象,他輸掉畢生積蓄的樣子。”湯姆故意表現出一副很悲傷的表情,接著道:“我都有點同情他了。”

湯姆悲傷的表情惹得眾人哈哈大笑,而與此同時,節目的收視率也在不停的攀升。

……

奧運會前三天的比賽中,歐洲各國的運動員整體表現的比較低迷,幾個體育強國的都沒能取得幾塊金牌,這在歐洲主場舉行的奧運會,歐洲國家卻表現的不理想,讓廣大的歐洲人非常失望。而反觀中國,卻一路高歌猛進。

歐洲人一直以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殖民思想、種族歧視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原因,也決定了歐洲媒體不可能去報道中國的正面消息,他們不希望看到中國崛起,更不希望把中國日漸強大這個信息傳遞給民眾,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在努力的營造出貧窮落後愚昧無知才是真正的中國。

但事實是無法掩蓋的,三天獲得十枚金牌,雄踞金牌榜第一的位置,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見。於是乎歐洲主流媒體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些成績,但到處都是中國的好消息,這可怎麽報道?張冠投注買自己奪冠的事情恰好在這時候出現,歐洲媒體在一瞬叫找到了一個大黑點,他們終於可以開黑了,所以本來是一件小事,瞬間被誇大的報道起來。當然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泰晤士報》用英國人特有的高傲:一名中國運動員在自己身上下了重注,但是請注意,他參賽的項目不是乒乓球、不是羽毛球、不是跳水、不是舉重、不是射擊,而是田徑百米短跑!我們不知道中國人哪裏來的自信,會認為自己能夠奪得百米短跑的奧運冠軍。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一百五十年前的中國,無知、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於是我們偉大的維多利亞女王用軍艦和大炮告訴了中國人現實;而如今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的想法卻沒有任何的改變,不知道這次讓中國人認清現實的會是誰呢?

德國《柏林日報》則列舉出了一組數據:目前男子百米短跑項目的奧運記錄是加拿大人多伊萬·貝利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創造的9.84秒,而世界紀錄則是美國選手蒂姆·蒙哥馬利於2002年創造的9.78秒,以目前運動員的水平,想要在奧運奪冠,至少要跑出9.85秒。讓我們看一看,這名張選手的個人最好成績是9.98秒。那麽接下來,我們能說的就只有“感謝”了,菠菜公司會感謝張先生的慷慨,讓他們獲利五萬歐元,我們也要感謝張先生對歐洲經濟做出的貢獻。

在歐洲種族歧視最嚴重的法國,《自由人報》:本屆奧運會的百米冠軍會是誰?莫裏斯·格林?肖恩·克勞福德?阿薩法·鮑威爾?賈斯汀·加特林?奧比克維魯?的確有很多優秀的選手,他們都具備奪冠的實力,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奧運百米冠軍是一名中國人,你會怎麽想?愚人節嗎?我難看想象黃種人單薄的身軀艱難的奔馳在奧運賽場上,他們說不定會被高大的黑人嚇尿褲子!還好這不是長跑,不用擔心被套圈。不過如果想要提高知名度的話,那麽我可以告訴這名中國選手,你在自己身上下重注的白癡舉動,的確讓很多歐洲人認識了你,恭喜你,你成名了!

媒體盡可能的將張冠塑造成了一個無知、愚昧、狂妄、自大的人,再加上一些特別博人眼球的介紹或者說明,瞬間讓張冠成為了“白癡”的代言人。而這也很符合歐洲抹黑中國的一貫立場,至於事實和真相,誰會在意,他們只在乎焦點和噱頭。

媒體一貫如此,就如同八毛錢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的那篇報道一出來,不知道有多少家媒體進行了報道,但是有誰去真正調查真相了?媒體在意的只是如何吸引人,最終的結果還是患兒花了十幾萬動了手術。然後首先報道的那家媒體給醫院道了歉就算了完事了,而且還是不公開的道歉。

而歐洲的媒體更加不堪,幾乎不知道“節操”兩個字怎麽寫,他們一邊侮辱別人,一邊高喊這是在捍衛言論自由,而事實上他們只是為背後的利益團體搖旗呐喊而已。

……

此刻的張冠正待在奧運村中,他還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按照日程安排,下午的時候,田徑代表團將抵達雅典,張冠也要正式歸隊,為四天後的男子百米短跑的第一輪比賽做準備。

吃過午飯後,張冠準備回房休息,卻在房間的客廳中發現了兩名陌生人,一個三十歲出頭,帶著一副眼鏡;另一個大約五十歲,禿頂、個子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