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圍棋中的“套路”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從“套路”誕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定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呢,它又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征。

“定式”都是千錘百煉而來,經過棋手無數次的研究,通過大量的實戰檢閱,並且大家對其中的得失判斷有一個相對比較一致和明確的結論,這樣的變化才可以稱之為“定式”。反觀所謂的“套路”就未必具備這個特征了。和“定式”相比,“套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大家對其中的得失判斷可能比較模糊,並且經常為之爭論不休。這應該是“套路”區別於“定式”最明顯的一個不同點。

除此之外,“定式”有簡有繁,它可以簡明如“托退定式”,也可以復雜成“大斜千變”。而“套路”呢,就一定是那些復雜難解的,並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大型變化。如果一個變化沒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分歧點,沒有幾十步甚至上百變的直線算路,那根本就不好意思把自己稱為“套路”。

今天的這盤比賽,雖然開局只有寥寥數手棋,但可以這樣說,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是一個“大型套路”的雛形。

為什麽這樣說呢?首先一點:由於黑棋這盤選擇的是“中國流”開局,李小強第6手選擇的是“側面掛”。

和“正面掛”相比,大家對“側面掛”的研究相對要少一些,因此李小強剛才下的這步棋雖然也很常見,但是必修承認,這其中蘊藏的很多變化,圍棋界其實並沒有定論。而沒有定論的東西,那當然不能稱之為“定式”。

第二點,現在雖然只下了幾手棋,但是現在也可以簡單清理一下目前的局面。

當李小強的第6手下了“大飛側掛”以後,黑棋應以“二間高夾”,這步“二間高夾”加上“中國流”中間那枚黑棋,再加上“小目”那枚黑子。那麽在這四分之一個棋盤中,是不是可以看成黑棋是“三打一”的態勢呢?

局部黑棋“三打一”,這在圍棋中就已經是一副準備作戰的態勢了。雖然這幾枚棋子表面上看上去松松垮垮,彼此之間的聯系好像並不緊密。而且無論是黑棋或者白棋,棋子與棋子之間的間隔都比較大。

但是具備一定棋力的圍棋愛好者都知道,越是這種看似松松垮垮的局面,其中的變化反而越多,整個局面反而越是復雜難解。

由於棋子之間的間隔比較大,間隔大說明下棋的時候周旋余地就大。周旋余地一大,棋盤上的分歧點就多,分歧點一多,那整個局勢自然就會趨向復雜。

對於圍棋高手來說,無論是職業高手還是業余高手,“一本道”這種東西從來就不會害怕的,真正頭疼的是那種頭緒眾多的繁雜局面。

正是因為今天的開局具備這兩個特征,因此現在就可以理解,當張大記者看到今天的第1張棋譜後,他馬上就脫口而出:今天將會是“中韓套路大比拼”了吧。

必須承認,人家張大記者現在好歹也是“名記”了,他今天說的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

理解張大記者這句話之前,首先必須注明一點的是:這裏的戰端不能認為是李小強主動挑起,真正挑起戰端的是劉昌赫——從他第7手“二間高夾”開始。這步棋的好壞先不論,但這是一步非常積極的態度。

有了這步棋之後,那麽在這個局部就幾乎沒有“簡明”的可能!

除了這一層意思以外,張大記者的話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他為什麽不說今天是“李小強和劉昌赫將進行套路大比拼”呢?他為什麽非要說什麽“中韓套路大比拼”呢?

可以這樣說,張大記者這話是真的說到點子上了。這個大比拼,很可能是決定本局勝負的最關鍵所在!

因為研究和完善一個大型“套路”,從來就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圍棋中絕大多數“大型套路”,往往都是集體研究的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李小強是重生者,他當然知道“套路”的厲害。因此自從他進入職業棋壇以來,他就出來沒有停止過這方面的鉆研。從前世帶來的,包括從小開始和常韌聖羅神豬等人“集體開發”的。可以這樣說,李小強的“套路”之多,李小強的“套路”之可怕,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名震江湖”。

反觀他的對手劉昌赫也是一樣。無論是“沖巖研究會”,還是由“沖巖研究會”和其他道場合並演變出來的“笑笑會”,這些都是韓國圍棋著名的“套路”生產線。而在這其中,劉昌赫一直都是這些組織的靈魂人物。再加上劉昌赫自身的棋風特點,他那種獨特的“看人下菜”功夫,可以說本身就非常適合這個路子。因此在最近幾年,劉昌赫在這方面同樣是威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