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難道您發現了他的棋譜嗎?”

當方老說出一個名字後,李小強的聲音憑空升高了八度。這個時候,李小強根本不敢去想人家有沒有資格跟自己“相提並論”的問題。相反,方老說自己的棋風可能和人家有點相像,那完全是擡舉自己。自己哪怕就有一點和人家相像,那絕對是自己的榮幸。

沒錯,這個人曾經是一個棋手,李小強也相信,自己的圍棋水平應該比這個人高一些。不過他的成就,他的功績,在他自己的那個領域內,能夠和他相提並論的人並不多。這個人幾乎是一個奇跡,在後世,這個人差不多成了一個傳說。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陳慶之。“白袍戰神”陳慶之。“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

看到李小強這麽激動,方老顯得有點驚訝:

“呵呵,看不出來啊,小強好像對陳慶之很熟悉啊。不錯,不錯,在你這個年齡,能夠知道陳慶之的名字就不錯了,看來小強平時很喜歡歷史啊。”

要怎樣評價陳慶之這個人呢?那只能說,咱們中國人欠他一部“三國演義”。

陳慶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武將,當時“南朝”梁國的一位將領。如果按照一位“將軍”的標準評價他,那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名將,是一位奇跡般的絕世名將。

如果在我們中國人中舉行一個投票活動,挑選一位“最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將領”,估計“常山趙子龍”能夠獲得絕對的優勢。的確,羅貫中老先生通過他的精心刻畫,差不多給我們定下了一個標準,一個“偶像”的標準。趙子龍就是這個完美的偶像,他絕對是老少皆宜,男女通殺。

按照我國“兵家”思想對將領的要求,一位好的將領,必須是“智,信,仁,勇,嚴”。用這5個字來比較趙子龍和陳慶之的話,陳慶之可能在自身的“武力值”上不如趙子龍。在其他方面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實話實說,這只是用“偶像”的標準來比較這兩個人。如果真正按照個人成就來比較的話。“趙大偶像”應該是沒有資格和陳慶之相比的。

在我國的正史中,其實對陳慶之的評價很高:

“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

簡單客氣一點說,能夠和陳慶之相提並論的,是戰果四大名將“起,剪,頗,牧”中的廉頗和李牧。是遠揚大漢雄威,封狼居胥的衛青霍去病。就是這樣的名將和陳慶之相比,也是“之亞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樣一位名將並不為很多國人熟悉。當然熟悉他的人也有,例如本朝太祖,對陳慶之就非常推崇。到了後世,陳慶之的事跡才被很多人熟知。特別是在互聯網上,有那麽一段時間,陳慶之突然大火特火。不談論一下陳慶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軍迷”。

陳慶之能夠出名的原因很簡單,和趙子龍能夠成為偶像的原因一樣。是因為一部小說。日本的田中芳樹先生寫了一本叫做“奔流”的小說。陳慶之的大名才廣為人之。一位中國名將,居然靠一位外國人寫的小說出名。這一點常常讓李小強感到遺憾。因此說,國人欠他一部“三國演義”。

在後世,大家對陳慶之的爭議極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根據歷史記載,陳慶之的戰績,他的成就。那絕對是聳人聽聞,簡直就像神話一樣。陳慶之帶領七千白衣白袍的將士轉戰千裏,攻32城,所在皆克,歷47戰,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完成了孤軍千裏殺進洛陽城的壯舉,在他北伐的路上,擊敗的敵軍超過五十萬,創造了軍事史上堪稱奇跡的戰例。

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麽樣,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了。根據大家的分析,有一點得到了大家的共識,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把陳慶之稱為“名將”,那絕對是不過分。大家爭論最多的,只是他屬於哪個級別的名將而已。

當然,最讓李小強感興趣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陳慶之只是一個棋手。他的人生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他40歲以前,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陪當時的皇帝蕭衍下棋。怎麽說呢,他當時的地位,應該和“棋魂”中“一世佐為”的地位很像。不過他比佐為卻幸福多了。佐為是被人陷害,而陳慶之呢,他自小追隨蕭衍,和皇帝的關系很好,屬於“親信”這個範疇的人物。因此雖然他的出身不好,他後來還是有機會去領兵打仗。

在棋魂中,佐為的棋力十分高強。“二世佐為”甚至就是日本的秀策棋聖。不過按照正常的推斷,“一世佐為”的水平應該沒有那麽厲害。如果放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一世佐為”和陳慶之相比的話。李小強會壓陳慶之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