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超越時代的技術

李小強和劉大錘的比賽已經進行到下午4點。由於形勢的膠著,整個對局室顯得有點沉悶。這個時候,李小強稍微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坐的更舒服一點。然後開始了本局最長的一次長考。

“職業棋手到底在長考什麽呢?”

說實話,棋手的“長考”並不復雜。除了武宮正樹那種5個小時莫名其妙類似於“坐禪”的長考外。職業棋手的長考,無非是兩種情況。第1種,是“不知道下在什麽地方”,因為沒有找到好的選點,希望通過自己的“長考”,找出最好的“下一手”。第2種,就是“可以選擇的地方太多了”,因此希望通過自己的“長考”,在裏面選擇一種“最優方案”。

實話實說,職業棋手“不知道怎麽下”的情況並不是很多。大家的長考,更多是第2種情況。李小強今天的“長考”有點復雜,也比較有趣。他的“長考”,是由於第一種情況引起的,可是他想著想著,卻好像又出現了第2種情況。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考慮的時間有點長。

說實話,李小強選擇前面那種“厚實”的下法。本意當然不是“避戰”,和劉大錘對局,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能夠完全避開戰鬥。他之所以這樣選擇,首先是不想“為戰而戰”,賽前李小強就提醒自己,不要盲目的主動出擊。其中,選擇“厚實”的下法,也想讓自己在可能出現的戰鬥中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

李小強就像一位沒有經驗的獵手,在那裝模作樣的等待對手的出擊。等著等著,等到下午4點,等到棋盤上100多手棋,預想之中的戰鬥場面根本沒有出現……

這個時候,李小強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再不挑起戰鬥就晚了,自己畢竟有目數上的“赤字”。可是當李小強準備“主動出擊”的時候,第1種情況出現了,他根本就找不到好的選點,因此他要長考。

李小強的目光不停的在棋盤上巡視,每一個角落都不肯放過,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發力點。這是當然的,想要“發力”的話,首先必須就要有目標,李小強現在連目標都沒有,他怎麽發力?

說一千道一萬,圍棋中的戰鬥,都是由死活問題引起的。無論雙方戰鬥的最終目的是什麽,能讓棋盤上出現戰爭,一定是死活問題!大到一條大龍的死活,小到一個棋子的死活。自己棋子的死活問題,對手棋子的死活問題,大大小小的死活問題,各種各樣的死活問題。這一切,就是圍棋中所有戰鬥的本源。

所以吳清源先生會說,死活是圍棋的本質之一。

棋盤上沒有了死活問題,可是棋局還要繼續。李小強想要爭勝負的話,好像就只剩下一條路:

“圍!”圍空!在棋盤上進行“圈地運動”。

“戰”和“圍”,就是圍棋中最重要的兩個思想。圍棋中的“圍”的手段,往往體現在它的官子上面。所以吳清源先生會說,官子是圍棋的另一個本質。

按照李小強的理解,吳大師的“本質”論,其實就是說圍棋中的“戰”和“圍”。

嚴格來說,無論是“戰”還是“圍”,都是無法完全割裂的,它們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高度統一”性。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應該還是有共識的。但是到底以誰為主呢?這裏面總應該有個“主次問題”吧。實話實說,就是這個“主次問題”,是圍棋中最大的一個分歧點,也是圍棋中所有爭議的根源。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這個問題上孜孜以求。

到底是以“戰”為主,還是以“圍”為主。這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也讓圍棋形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流派,一個是“戰鬥派”,另外一個就是“摳目流”。有趣的是,圍棋的進步和發展,其實就是在這兩個流派中不停碰撞,不停競爭中螺旋發展進步的。也正是有這兩個最主要的流派,給世人呈現出各種各樣風格迥異的“棋風”。讓圍棋這項古老的智力遊戲充滿了魅力。

中國古棋普遍“好戰”,戰鬥是那個時候的主流。但是在中國古代棋手中,同樣有“非主流”,例如清代“圍棋四大家”之一的程蘭如,他的圍棋水平也就僅僅比黃範施他們差一線。他就應該算是“摳目流”,和他類似的還有徐星友。再往前推,在我國明代的“三大派”中,其實也有很多“摳目流”。永嘉派的祖師爺鮑一中是“戰鬥派”,京師派的李釜李大魔頭是“戰鬥派”。“新安派”的傑出代表程汝亮,唯一能夠和李大魔頭抗衡的那個,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摳目流”。

在日本圍棋中,應該從秀策算起,“摳目流”成了日本圍棋的主流,但是在日本圍棋中,同樣有很多“戰鬥派”。從丈和到坂田,從坂田到加藤,在這些人的棋裏面,“力量”的成分應該要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