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現身說法(第2/2頁)

他如此寫道:“那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感動時刻。我想到了從前我們進行的調查和經歷的磨難,那些付出塑造了電影的故事原型。隨著電影的播出,我們曾經努力帶來的影響也會被放大。我想到,公眾現在也許知道為什麽社會必須需要有記者的存在了。我還想到了整個電影的奇異之處:性侵是一個沉重悲哀的主題,一部反映這種題材的電影如何能出現在這匪夷所思的時代十字路口,與眾多名人、狗仔隊和隆重的采訪一起贏得全世界的矚目。”

馬蒂·巴龍還在文章中說,多年來他有很多次都產生了把自己參與調查報道的故事拍成電影的想法。但是此前他只是想想而已,直到2010年前後才真正開始行動起來。當他見到了將在《聚焦》中扮演自己的塞斯·羅根後,他才開始體會領悟到塞斯·羅根會把自己演繹成什麽樣子。

“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間不到兩個小時,聊天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那不太像是一個采訪。那次見面是一個觀察會議,很像心理醫生觀察病人的感覺,只不過我們兩個會面後,他對我的觀察結果不會像心理醫生那樣保密,相反他會在電影中表現出來,讓數百萬觀眾都看到。”

對於塞斯·羅根的表演,馬蒂·巴龍稱贊:“這個角色與我很像,很多新聞界同行看電影時第一眼就認出來了。”

這種以真實人物和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原型人物的觀點往往對影片有很重的份量。

在馬蒂·巴龍之後,其他的人也先後露面,為《聚焦》造勢。

“看到這部電影時,我感覺自己像通過鏡子觀看過往發生的那些事,真實的就像是那一切剛剛發生。”

羅比·羅賓遜接受福克斯新聞台的專訪時,說道,“在別人的推動下回看往事,這種經歷不總是愉悅舒適的。當年,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耗費數周時間去采訪受害者。那期間,我聆聽了不少讓我想盡力忘記的故事。但是現在唐尼扮演了我,通過電影將關於天主教的一切不好的回憶全部帶了回來。”

薩莎·佩弗在接受家鄉媒體《哥倫布電訊報》采訪時,也表示電影非常真實,仿佛又讓她看到了曾經心神不安的那些事情。

此外,她還說道,“當我聽到墨菲·斯坦頓導演要把當年的事情拍成電影的時候,我非常緊張。劇本講述的故事是真正發生過的,幾乎不可能允許對故事有什麽改變,我認為他們做到了真實於歷史,我也為此十分感激。”

還在從事深度調查工作的邁克爾·雷澤恩德斯則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道,“觀看電影的觀眾中,有的人可能在之前從來沒有讀過我們的報道,我希望電影播出之後,更多受害者能勇敢地站出來。這些受害者和他們的故事能給新聞業,尤其是現在處於困境的紙媒打下一針興奮劑,幫助新聞媒體在深度報道的同時振興自我。”

這些原型人物出來為影片唱贊歌,也加大了《聚焦》沖擊奧斯卡的砝碼。

各個角色的原型人物以各種方式現身說法,墨菲當然也不會閑著,十二月中旬的一天,他進入CAA所在的死星大廈前,也專門接受了接著的采訪。

“你們說教會對兒童的性侵案發生率並不比別的人群高?對,我承認這一點,但問題是其他人做出了這樣的事,會受到懲罰,而他們不會!”

面對記者的提問,墨菲很直接地說道,“這一點影片中也有描述,教會有人去掩蓋這一罪行,令受害者更悲慘。”

接著,他就把話題轉向了影片真實性的問題,“我們同一時間采訪報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從多個視角還原十幾年前所發生的故事。電影的每一版腳本,我們都會給當年的這些記者、編輯看,直到得到他們的認可。”

說完這些,墨菲進入了死星大廈,接下來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與比爾·羅西斯商議。

他今天過來,是為了索尼哥倫比亞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