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他就是王(第2/2頁)

——《華盛頓郵報》

“從成年以來,墨菲·斯坦頓似乎都在不停的觀察這個世界,他也似乎把他所曾看過的所有的幻影轉化為他所用,創造出他獨特的風格,在電影裏述說著那些奇妙故事。”

——《名利場》

“幾乎沒有導演可以像墨菲·斯坦頓那樣為黑色電影貢獻更多,他是一個幻想家,喜歡延伸媒介想象的邊界,清楚描繪他源源不斷的欲望,同時改變我們看電影的習慣。”

——《邁阿密先驅報》

單看媒體的盛贊,墨菲似乎已經成為了好萊塢最頂尖的那批超級導演,事實上也差不了太多,《鋼鐵之軀》大爆的票房和口碑,毫不費力的將他在業內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截。

如今說墨菲是好萊塢的一線導演,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會反駁,而是點頭附和。

這次瘋狂的媒體報道,以《時代周刊》將墨菲列為封面人物達到了高峰。

由於並沒有真正采訪墨菲,封面截取的是墨菲在《鋼鐵之軀》片場的一張照片,與封面人物相配合的文章,也是從第三者的角度來講述。

“在《鋼鐵之軀》片場見到墨菲·斯坦頓時,我們看到是一個精力旺盛又充滿創作欲望的年輕人,他高大強壯,儀表堂堂,帶著幾分優雅帥氣,似乎該從事的職業是一個演員,卻偏偏選了最不需要依靠外表的導演。”

“他說話的時候,聲音很輕,口音並不重,有些時候還會帶點嘲弄。對於每個問題,他都認真對待,似乎他以前沒有聽過這些問題似的,他沒有什麽那種事前練習過的答案,也不會侃侃而談。”

“和其他偉大的藝術家一樣,墨菲·斯坦頓關於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並未成為他的負擔,而變成了他的機遇,這些激發了他的好奇心,也刺激了他的探索欲。”

“他是個喜歡與人交流的導演,他聰明,有趣,有時候還有點謙虛——當然,他還是為自己的電影感到驕傲,無論是那些黑色娛樂片,還是能引人深思的黑暗電影。”

“雖然他已經二十七歲了,但是身上還是能看到那種童氣——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純真之氣。”

“然而,當進入工作狀態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與閑暇時完全不同的導演。墨菲·斯坦頓完全掌控片場大局,他說要有光,就必須有光,無論用何種方法;同時他也堅信人類並不會突然進化到一定階段,然後頃刻間就手拉手唱著世界和平、天下大同,和平必須通過更高級的軍備武力獲得。這個根深蒂固的理念賦予了墨菲·斯坦頓的作品特有的元素,深沉、黑暗、嚴肅……”

“在墨菲·斯坦頓的電影世界,他就是王,而命運偶然將這個曾經的迷途青年帶入電影界,無疑就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他想要做到的,就沒有不可能。”

媒體能夠引導公眾輿論,這一點毋庸置疑,這次媒體瘋狂的大唱贊歌之後,墨菲無論是名氣還是聲望,都達到了一個頂峰,尤其在業內的地位,已經穩穩站在了一線。

同時,北美各大城市中,各種墨菲·斯坦頓影迷協會也像是雨後春筍一般,接連不斷的出現,在IMDB的討論組,也一舉進入了所有導演和明星的前十位。

比爾·羅西斯也異常繁忙,華納兄弟和DC漫畫通過《鋼鐵之軀》打了一個非常票房的翻身仗,這一點被所有人看在眼裏,盡管因為高額報酬的問題,雙方沒有續簽新的導演合約,卻不妨礙其他好萊塢片商追逐一個不斷成功的年輕導演。

片約一份份發到了CAA,其中不乏其他五大公司的邀約,墨菲也讓比爾·羅西斯挑出一些不錯的邀約送到他這裏過目,如果真的有合適的類型,也不介意簽下一紙合約,前提肯定是要有相應的導演片酬。

由於暫時沒有發現,墨菲將這些先交給比爾·羅西斯處理,他要跟蓋爾·加朵參加一場拍賣會,去競標“利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