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電影要吸引觀眾(第2/2頁)

想要讓未來的影片大受觀眾歡迎,陷入劇情不可自拔,墨菲在寫劇本的時候,當然會遵循已經被證明過無數次的好萊塢劇本模式。

這部影片的故事要完整,同時能讓普通觀眾極其容易的看懂。

好萊塢的熱賣電影,也就是通常稱之為“大情節”的影片,都有一個矛盾清晰的開頭,一個塵埃落定的結尾,故事中有懸念、有高潮——而且每一場、每一幕都有高潮,這就是墨菲想要的“完整”,影片的戲劇沖突要一目了然,能受到目標觀眾的歡迎。

劇本的敘事方面,墨菲遵循的是三個“S”的敘事原則,這是好萊塢電影在劇本方面最有效的發明,也是贏得票房的法寶之一。

所謂三“S”的原則,就是影片的開頭,要給觀眾一個Surprise,驚訝、驚喜,以吸引觀眾;影片的展開部,要能設置Suspense,懸疑、延宕,以便留住觀眾;影片的結尾,要給觀眾一個Satisfaction,滿足、稱心,以此來慰藉、回報那些掏了錢買票的觀眾。

雖然設定的是殘酷的黑暗風格,但墨菲不會忘記,這種追求高額回報的商業影片,本質上還是成年人的通話。

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建立以來,電影制作的分工越來越細,流水線作業也越來越成熟。好萊塢主流電影所承載的,大多是虛幻的、白日夢般的世俗神話,這與好萊塢把電影長期定位於商業娛樂行業有關。

無論再怎麽講究風格鮮明,這始終都是一部典型的娛樂電影。

還有,作為影片的絕對主角,超人必須強大並且能獲得觀眾的認同感。

能否讓觀眾對銀幕上的超人形象產生認同感,是決定這部影片成敗的關鍵,並且在劇本的前一部分裏面,一定要設計一個事件表現出主人公克拉克·肯特的主動和強大。

以此為準則,完成劇本的框架和大綱之後,墨菲在填寫具體的故事內容的時候,認真思考了曾經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以避免犯下類似的錯誤。

這些錯誤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過於粉絲化,更不能直接把少數漫畫粉絲津津樂道的情節和場面以及各種梗原封不動的引入到影片當中,那樣會對普通觀眾極其不友好,這部影片如果想要獲得真正的成功,絕對要避免成為一部粉絲電影。

具體的故事方面,需要反復錘煉,而且墨菲始終存在一個想法——能不能將神奇女俠引入到這部全新的超人電影裏面?

無論電影怎麽發展,講故事其實都是一部影片的關鍵,超級英雄電影在講故事方面有天然的“優勢”,觀眾其實對這類電影的故事性要求不高。

曾經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無論粉絲怎麽辯解,都無法忽視故事沒講好的缺陷。

但凡編出來的故事,破綻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破綻難免會令觀眾產生負面的觀影感受,選擇恰當的剪輯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掩蓋這些破綻。但是說到底,還是牽扯到講故事的技巧問題。

可是到了《正義黎明》裏,觀眾們還沒有想明白蝙蝠俠為什麽這麽痛恨超人,他們就打起來了;還沒想明白他們為什麽打起來,他們就住手了;還沒想明白他們為什麽住手,新一輪的戰鬥又開始了……

沒有尖銳沖突的價值觀的沖撞,僅僅是因為一個誤會,美漫歷史上最強大的英雄和最智慧的英雄就開始了撕逼,魯莽的蝙蝠俠精心策劃了一場對決,魯莽的超人放棄了解釋選擇剛正面,一場萬眾期待的世紀大戰魯莽呃開始又倉促的結束,除了得知超人沒那麽能打、蝙蝠俠智商欠費以外,漫畫粉絲之外的觀眾一無所獲。

實際上,觀眾對超級英雄電影的期待往往是很純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