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民俗文化(第2/2頁)

計議已定,李逸頓時輕松起來,他先是領了一份參觀指南,從圖上找到字畫廳的位置,然後帶著谷楓晃晃悠悠的朝著那邊走去。

字畫廳的位置其實就是東京國際展示場的6號廳,位於整個會場的西南,距離李逸進來的位置很近,因此幾分鐘之後,他就趕到了字畫廳的大門口。

“這幅畫不錯,能在一片安靜祥和中又飽含力量,應該是一幅名家之作。”

一走進大廳,李逸就看到了一幅尺幅巨大的風景畫,這幅畫,通篇就只有兩個顏色,一個是蒼白中略微透著點藍色的天空,另一個則是一座被楓葉連山石都染成了金黃色的小山。

細看,在一片金黃之中,竟還有一株大樹露出了幾枝黑色的樹幹,就這個連整個畫面百分之一都沒占到的妙筆,竟讓整個畫面好像一下子就活過來了一樣。

“《秋》,東山魁夷,怪不得……”

李逸看到這幅畫的落款居然是東山魁夷在1958年時的作品,也不僅發出了一聲輕聲贊嘆。

東山魁夷在近現代日本的美術史中,可是有著現代畫聖的稱號,他的風景畫,表現的往往都是未經現代文明汙染的純潔的大自然,而且他最擅長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時增強空間感,在裝飾性中抒情寓意。他的畫,格調高雅蘊藉,充滿詩情哲理,處處都流露出和其他畫家所不同的個性。

他的這個特點,是和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分不開的,因為他同時還是一個著名的散文家,據說其散文與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川端康成並稱“雙璧”。

一個領域做到極致已經很不容易了,東山魁夷居然能在兩個相差很大的領域同時做到極致,不得不讓人感慨其天縱之才。

看了一下放著價簽的位置,不出所料,果然寫著的是非賣品三個日語漢字,不過李逸推測,這個非賣品多半不是已經成交,而是人家真的不賣。而且,這個所謂的不賣也是有限度的,只要條件合適,應該還是有可能拿到這幅作品的。

“小日本的話,雖然絕美,但如果代價太大就有點不值當了。”不得不說,就好像是日本的漫畫和AV一樣,作為一個獨立存在了上千年的民族,日本文化中還是有很多能夠引起李逸興趣的東西的,只是作為一個華夏人,偶爾抱著欣賞的眼光瀏覽一下還是可以,真要花大力氣去收藏,李逸是不會幹的。

這家位於展廳大門附近的展銷商的展位很大,除了東山魁夷的這幅作品之外,另外還有不少日本近現代著名畫家的作品,比如明顯的受到了日本漫畫和動畫風格的影響,作品中充滿了童真且妙趣橫生的當紅藝術家奈良美智的作品,還有另類的前衛藝術畫家草間彌生的作品,無一不是在展示著這家展銷商強大的人際關系和雄厚的實力。

和這家展銷商相比,對面那家占據了差不多大小展位的展銷商則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他展示的主要是日本的民俗文化,不但有各種各樣的和服,還有各種時代武士的一些裝備服飾,另外還有很多日本妖怪、歌舞伎的玩偶,日本特產的骨瓷,李逸甚至還看到了一些明顯是現代仿制的華夏瓷器……

“這是留袖和服,一般用於已婚女性出席比較正式的場合。這是振袖和服中的中振袖,成人禮、畢業典禮、宴會時穿著的最多。這件小紋和服,則多用於約會和外出購物。”

一名穿著一件振袖和服的日本少女正在給一幫歐洲客人講解各式和服,李逸也微笑著跟在後邊,這玩意,要是沒人介紹,他可分不清楚。

“這是巫女服,在祈神的時候,她們還會帶著花簪和金冠,待會兒十點半的時候,我們這裏會有一場祈神的表演,參加表演的都是真正的巫女,歡迎大家到時過來觀看。”

日本少女軟語溫柔的介紹讓李逸很感興趣,這種促銷的模式,可是比單純的請一些模特走走台步,亮亮大腿高明多了,他的博物館似乎也可以單獨的辟出一塊場地,定期搞一些類似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