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禹治水圖玉山木樣(第2/2頁)

“羅果夫那邊,又搜羅到什麽好東西沒有?”

“有幾件,不過報價都不便宜。”譚默軒將一份厚厚的資料遞給李逸,“這些都是一級文物,其他的在另外一份目錄裏。”

“嗯,不便宜就先不要急著出手,反正四合院這邊的展品應該是夠了,杭城那邊,最少還要一年多才能開業,我們不急。”

李逸接過資料翻看了一下,隨即就被上邊的一張照片吸引住了目光,“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這是菲利普男爵的那件嗎?”

他記得非常清楚,當初他曾經委托馬大神幫他尋找能夠交換他那件《青銅時代》的文物,馬大神最終就看中了菲利普男爵提供的那些文物。

他還記得,除了這件霽藍釉梅瓶之外,菲利普應該還有兩件堪稱國寶的重寶,一件事商青銅象尊,另一件則是宋高宗趙構的代表作《徽宗禦書集序》。

“這件梅瓶對方開價多少?”李逸一邊問譚默軒一邊向後翻,果然,在這件梅瓶之後,他又看到了那件象尊,只是那篇《徽宗禦書集序》卻不在這份資料之中。

“1億歐元,而且,不講價。”譚默軒苦笑了一聲,雖然有傳言,揚州博物館裏的那件元霽藍釉梅瓶,曾經有法國人出過40億軟妹幣的天價,可是他相信那多半都是以訛傳訛,或者幹脆就是自己在自己的臉上抹金,只是,這一億歐元也有點太離譜了啊!

“果然……當時這家夥就打算用這件和我那件青銅時代一換一,這件象尊呢?也是這個價錢嗎?”

“象尊倒是沒這麽嚇人,不過作為一件個頭不是很大的青銅器來說,價格還是有些離譜,那邊要3千萬歐元。”

“3千萬歐元?”李逸搖了搖頭,這個價格,雖然跟當初要和《青銅時代》一換一低了不少,不過好像還是有點不值。

因為這件象尊雖然也是重寶,可是它的個頭很小,高度只有17.2厘米,長度也只是剛剛超過了20厘米,3千萬歐元李逸確實有點舍不得。

“館長,如果只是從文物角度出發,我覺得,3千萬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可是這次收購卻關系著以後很多次的收購,如果頭開壞了,我們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虧呢,所以這幾件我都不建議購買,倒是這件,你可以好好看看。”

“大禹治水圖玉山?這件不可能是真品吧?”

清大禹治水圖玉山是華夏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耗時最久,費用最昂,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據說原料的重量超過8噸,雕成後的重量也達到了5350千克,不愧是有玉山之稱。

這件大型玉雕是用青白二色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僅從新疆運到燕京就歷時三年多,之後又有眾多的蘇揚匠師整整雕琢了六年。運回燕京後,擇地安放,刻字鈐印,又耗費了兩年功夫才最終大功告成。現在,它應該是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之一,絕對不可能流落在外。

“你看的這張照片是真品的照片,不過,他們想交易的東西卻不是這件玉山,而是當時為了雕刻這件玉山所制成的木樣。”

“木樣?那是什麽東西?”

“據記載,這塊大玉石運到燕京之後,那些高手匠師按照玉山的前後左右位置,一共畫了四張圖樣,隨後又制成蠟樣,送乾隆閱示批準後,跟著玉山一塊發送揚州按樣雕刻,因擔心揚州天熱,害怕日久蠟樣熔化,又照蠟樣再刻成木樣,這次,羅果夫找到的就是這四塊木樣。”

“哦?有照片嗎?”

“有,可惜的是,這四塊木樣裏邊,比較完整的就只有兩塊,另外兩塊,你自己看吧。”

李逸翻到木樣照片的位置,一眼就看到了兩塊只有一小半的木樣,這兩塊木樣上,不但很多圖案都被損毀了,末端還能看到火燒的痕跡,確實是非常讓人遺憾。

“這東西是誰的?開價多少?”

“羅果夫說對方不願意透露身份,他也不好告訴我們,只是開價倒是不貴,只要兩百萬歐元。”

“兩百萬?那還猶豫什麽?馬上給他打電話,先把東西拿到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