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藍晶石礦(第2/3頁)

李逸一邊跟谷楓隨便聊著,一邊四下亂看,忽然,他目光一閃,站住了腳步。在他斜上方大約四十米遠處,他看到了幾處藍色的閃光!

藍色?難道是藍寶石?

他裝作不經意的改變了方向,一邊走一邊盯著其中最大的那塊打量起來。

這是一塊差不多嬰兒拳頭大小的深藍色晶石集合體,呈放射狀,由七根大小不一的方尖柱形晶體組成,就好像是一個水晶簇一樣。

這種晶體晶瑩剔透,看起來確實很像水晶,但又絕對不是水晶,當然更不可能是藍寶石。

那又是什麽東西?

李逸的目光稍一偏斜,就看到了另外一塊晶體,這塊的形狀是扁平的板條狀,看結構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晶體,只不過,藍色要稍稍淺上一些,而且,在藍色中間還摻雜著一些白色。

“板條狀,籃中帶白,晶面上有平行條紋……”

李逸努力回想了一下,幾個可能在心中一一閃過,他的眉頭一下舒展了開來,他已經想到這應該是什麽東西了,這是藍晶石!

藍晶石是一種耐火度高、高溫體積膨脹大的天然耐火原料礦物,應用範圍很廣,可以用來生產技術陶瓷、火花塞、球磨機球體等物,用它為主要原料生產的耐火磚和型材,往往都被應用於熱風爐、熱風塔、再熱爐等設備的關鍵部位。

當然,他之所以會認識這種材料,最主要是因為,這還是一種寶石,通常都被用來制作成手鏈、項鏈還有戒面等東西。

藍晶石的價格比較低廉,根據品質不同,寶石級藍晶石每克的價格大約在20到100元之間不等,只有極少數的極品能夠賣到上千元一克。

世界上最出名的藍晶石產地應該是瑞士和奧地利,其他還有十幾個國家出產。華夏已知的藍晶石礦大約有20余處,不過寶石級的很少,大部分都被用作了工業用途。

李逸一邊想著一邊走到附近,彎腰用手在地面挖了兩下,就將一塊露出了一個尖角的晶體挖到了手中。

擦去浮土仔細打量了兩眼,開啟鑒靈牌,很快就得到確切的資料,沒錯,這確實是一塊藍晶石!

居然能在昆侖山上發現一個藍晶石礦,而且看情況還是一個露天礦,李逸不由來了興趣。

他將晶石拋給一臉好奇的谷楓,然後開啟透視,朝著面前的地下看去。很快,星星點點的藍色就陸續映入了他的眼簾,這竟是一個露天的富礦!而且,在他透視的極限距離處,仍然能夠看到藍晶石的身影!也就是說,這個礦的深度最少也有60多米,更深的話,很有可能會穿透山體直達地面甚至更深!

確認了礦藏的大概深度,李逸開始四處走動,他要確認一下大概的範圍。

半個小時之後,他回到了原地,這個礦藏的範圍很大,起碼超過5000平米!只是,這5000平米範圍內,礦藏的含量卻不大一樣,越往中心含量越高,邊緣處不但含量降低,深度也沒有那麽深,最淺的地方超過10米就看不到晶石了。

李逸站在原地琢磨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放棄了估算。因為這種礦藏和他上午看到的和田玉礦不同,單顆寶石顆粒都比較小,範圍又比較廣,從來就沒有學過相關知識的他根本就無從估算儲量。

不過,雖然無從估算,但他覺得,這個礦應該還是有一定開采價值的。

因為不管儲量如何,它首先是一個露天礦,這樣的礦藏是最好開發的。而且,就交通條件來說,這裏距離洪哥的礦場也不算很遠,一路雖然都是山坡,但相對坡度比較平緩,修一條簡易公路的話,投資應該不會很大。

只是,正是因為這裏距離洪哥的礦場不遠,所以探礦權和開采權多半也還在洪哥手裏,這仍然是一個比較難處理的問題。

“走吧,回去吧。”

李逸站在原地又掃視了一圈,轉身朝著來路走去,他心中已經大概有了一個腹案,不過具體要怎麽做,還要仔細考慮考慮再說。

回到出發點的時候,天色已經擦黑,洪哥他們因為還帶著儀器,已經先撤了,只留下王一騰還在等著他們。

“你們跑哪兒去了?我跑到那邊的山頭上都沒看見你們。”

“呵呵,這次走的比較遠,差不多快10公裏了吧?王哥,找到礦脈了嗎?”

李逸一邊問一邊留意那片平坦的山坡,如果他們找到了礦脈,那就一定會在地面上留下痕跡,可是,這附近沒有一點翻動的跡象,也就是說,他們很可能還沒有開始懷疑這塊坡地。

果然,王一騰的話驗證了他的看法,

“沒有,朱院士懷疑礦脈已經轉移了,或者,根本就沒有礦脈,山溝裏的那些原石也都是我們這邊的礦洞,因為地震或者是因為地殼運動而被搬運到了那個地方,他準備回去對比一下二者的成分,順便再研究一下山溝裏的土樣標本,測算一下大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