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波特拜羅路市場(第2/2頁)

另外,在倫敦周邊還有幾個比較大的古玩集市,比如每月兩次的坎普頓公園集市,每周一次的桑頓公園集市,然後就是數不清的跳蚤市場,這都是撿漏淘寶的好地方。

李逸這次的主要目標就是波特拜羅路市場,一是因為這裏比較大,二是因為這裏的畫廊比較集中。至於上述所說的這裏大多都是些經營很久的老店,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他是誰啊,他可是連石頭都能榨出油來的撿漏專家!

波特拜羅路市場號稱世界最大的古董市場,不過對李逸這些久經潘家園、琉璃廠,羊城西關古玩市場考驗的人來說,這也就是個笑話,真要是論店鋪、攤位的數量,它拍馬都趕不上。

李逸趕到波特拜羅路市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距離市場關門也就不過兩三個小時,不過他也不在意,不是明天還有一整天的嗎?再說了,他要是真想快,哪怕只有一個小時也差不多就夠用了。

他最先光臨的是一家畫廊,這家畫廊很大,只是展出面積就有差不多200平米,而且人流量也特別大。不過這些人大多都是遊客,到處指指點點的,卻沒看到有人掏錢買東西。

人多李逸就快不起來,畢竟都是些西洋油畫,他也沒那個水平單憑眼力就能撿漏,總要一幅一幅的摸了才知道。不過他也不著急,撿漏這東西,有時候靠的是廣撒網,有時候靠的純粹就是運氣,反正這次他也不貪心,能撿上個一兩幅也就交待的過去了。

一幅一幅的挨個看,挨個摸,很快,半個多小時就過去了。

看看這個展廳沒什麽收獲,李逸正準備換個展廳,忽然看到一群人圍在櫃台那裏好像在爭執著什麽,就好奇的過去看了一眼,沒想到這一看,倒還真給他看到了點東西。

圍著櫃台的是一群日本遊客,三男兩女,從他們蹩腳的英語和舉動來看,他們應該不是來買畫的,而是想把一幅作品賣給畫廊。

他們帶過來的這幅作品,裝在一個看起來就頗為古舊的畫框裏,據他們自己說,是在附近的一個小跳蚤市場買的,買的時候沒覺得,準備回酒店的時候才發現,畫框實在是太大了,太不方便攜帶了,所以就想把它給處理了。

李逸一聽就樂了,這話留著騙鬼去吧,畫框大,不會把畫取出來帶走啊?不過這幾個人看起來確實像是遊客,那麽應該是不知道在哪兒被人給忽悠了,一時鬼迷心竅買了這幅畫,後來發現上當了,後悔了,就想著編個故事好出手。

李逸做此想,這家畫廊的老板也不笨,聽了根本就跟沒聽一樣。不過讓李逸意外的是,他卻沒有直接拒收,而是給對方開了一個價格,只不過這個價格要遠遠的低於這幾個日本人買畫時的價格,所以雙方正在討價還價,因為人比較多,所以看起來就好像是起了爭執一樣。

李逸不認識這幅畫,不過畫廊老板既然肯收,就證明確實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再加上畫框確實是夠老,所以他就準備動用一下鑒靈牌,看看能不能截個小胡,畢竟,要是開西洋館的話,只是光禿禿的掛了幾幅名畫也不是那麽回事啊!

既然有畫框,那麽動用鑒靈牌之前肯定是要透視一下,沒想到就是這一看,還真給他看出了古怪。

這幅畫的背後有東西,只不過那個東西不是畫,而是一張顏色略微有點發黃的信箋紙,上邊還龍飛鳳舞的寫著一連串的單詞。

李逸的英語並不算好,這張信箋寫的又很潦草,再加上歐洲很多語系使用的都是這26個字母,所以一時間李逸連這是什麽語言都沒辦法確定。

不過,這張信紙既然被人鄭重其事的藏在一幅油畫的背後,應該是有什麽秘密才對……

李逸的腦海中猛然浮現出那個讓他一次性就獲得了32幅油畫的銀行帳號,眼前不由一亮,哇哈,要是能再來一次那可就是真的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