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等級評定(第2/2頁)

只不過,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級甲等,換言之是不是“國寶”,並不是由哪個人或者哪個組織隨便說了就算,而是要經過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而且鑒定專家在場人數還必須達到一定數量才能認定。

至於鑒定時所持的標準,首先也不是文物價值幾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是華夏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有了這一層意義,才能被認定為“國寶”。

另外,一、二、三級文物的評定也有相當嚴格的標準,不但要參考其年份長短、藝術水平高下、學術價值大小,還有可能會牽扯到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藝術、宗教、衛生、體育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

等級越高的文物,評定的也就越嚴格。

但相對於正式評定時那嚴苛的標準,為了方便大家認識自己所收藏的文物,也有一些相對比較簡化的條條框框。

以書畫類為例,一級書法、繪畫藝術品的參考標準如下:

元代以前比較完整的書畫;唐以前藝術水平較高、首尾齊全有年款的寫本;宋以前經卷中有作者或紀年且書法水平較高的;宋、元時代有名款或雖無名款而藝術水平極高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名人手跡;明清以來重要藝術流派或著名畫家的精品。

而這其中極少數的精彩之作,才能夠稱得上是國寶。

之前李逸根本就沒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因為都是自己收藏,也沒打算拿出來交易,所以怎麽認定,認不認定也都無所謂,反正文物本身的價值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發珍貴。

可是現在,既然準備要建博物館,而且要將這些文物都拿出來展出,那麽,文物級別評定這件事情就必須要被提到議事日程之上了。

當然,他如果非要拖著不進行認定也沒什麽太大的關系,但他手上實在是太多即便沒經過認定,也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國寶的文物,不走正常程序的話,一旦因為保管、展出或者其他原因違反了某些規定,那時候就麻煩了。

而且,對文物進行級別認定,對於博物館來說,其好處要遠遠的大於因此而帶來的麻煩,所以李逸在被莫瑾萱提醒之後,就決定將這些文物都送去評定一下等級。

之前各種麻煩瑣事不斷,沒時間處理這些事情,現在眼看著萬事俱備,就算是沒有時間也必須要把這項工作開展起來了。

“這件事情就交給我負責吧,這些年也沒少和他們打交道,那些老家夥雖然都不太好說話,不過牽涉到珍貴文物的話,相對還是比較公允的。”

莫瑾萱匆匆將照片瀏覽了一遍,就加入了他們的討論。

評定這件事說起來容易,真要去幹的時候卻非常麻煩,不但文物的真偽有可能會引起爭議,就算是那些沒有爭議的,單只是準備材料這一項就足夠讓人頭疼,可偏偏李逸這家夥手上的珍貴文物還特別的多。

一想起接下來那堪稱恐怖的工作量,莫瑾萱就忍不住的頭疼起來,她大概的估算了一下這些珍貴文物的數量,搖頭苦笑道:

“從現在開始招人吧,我估計最少也要有一個20人的團隊,工作一年以上,才能將這些文物都評定完了。不過還好,如果將館址定在杭城的話,加上建設周期,博物館要想開張最少也還需要一年以上,而且就算是開張了,這些文物也可以慢慢的評定,所以我們還有時間。”

李逸點點頭,這件事情就算這麽定下來了,不過一想到真要將博物館建到杭州,只是蓋房子這一塊就需要一年的時間,不由的又頭疼起來。

這時,譚默軒忽然試探著說道:

“我提一個建議啊,是這樣,杭城那邊我雖然沒去看過,但看了地段,再加上莫老師的建議,在那邊建博物館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只是,我們可不可以考慮一下,在燕京這邊也開一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