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李逸的建館思路(第2/2頁)

“你這是在求全?”

“嗯,以前自己收藏的時候就只盯著那些珍品,現在做博物館就不能這麽想了,能收集多少就收集多少吧。而且這些東西又都不貴,這幾十件加起來很可能還不如一杆純正神槍值錢,但卻能撐起一個博物館,何樂而不為呢?”

“行,那我們以後就照著這個思路來!想想也是令人向往啊,要是瓷器館下邊又能分出清朝廳、明朝廳、元朝廳,而清朝廳下康熙、雍正、乾隆這些皇帝每一個又都能獨立成展,然後再擴展到書畫、珠寶、玉器、雜項……嘖嘖,這樣的博物館不火爆簡直就是沒天理了!”

“呵呵,這些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連故宮博物院這種都很難做到……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努力的方向,我想看看在我有生之年有沒有可能收集齊哪怕是一個最細小的分支……”

“一定可以,海外流失的文物有上千萬件呢,什麽樣的沒有?以前別人不拿出來是因為我們沒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等我們的博物館建成了,你只要開一個西洋廳,然後把你手上這些東西都擺出來,我估計以後就是別人來求著我們交換了,哈哈,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大爺啊!”

李逸笑了笑,沒有說話,不過譚默軒這段話確實是說到他的心裏去了。他還真準備建一個西洋廳,不需要多大,但安防措施一定要比最高級別還高,到時候,把他手上這些東西往裏邊一放,別的不敢說,有《蒙娜麗莎》和《智證大師謚號敕書》這兩件在,法國和小日本是一定會瘋的,那時候,就真的輪到他來當大爺了。

“行了,這邊我看的差不多了,我去看看其他藏品去,你們兩個把這些東西大概的估個價,然後想一下待會兒該怎麽談。”

“哎,不對吧,不是應該你給這些東西估價嗎?我們兩個認都還認不全呢!”

李逸看了一邊正撅著屁股努力辨認這些藏品的羅果夫,一揚下巴,輕聲說道:

“我們的估價哪能作數啊?就是要看看這些東西在老外他們眼裏的分量,待會兒談的時候才不會吃虧。反正你把握住,這些東西的總價不超過500萬軟妹幣就行。”

譚默軒點點頭,明白了,就好像是羅果夫這家夥,用那麽多的珍品換一幅《睡蓮》都以為是賺到了,他們還真不好以自己的眼光來代替別人,尤其那個別人還是一個永遠都領會不到華夏文物真正精髓的老外。

弗朗索瓦這個庫房很大,除了兩個房間的華夏文物之外,另外的西洋文物還有滿滿的三個房間。

這三個房間,一個裏邊放滿了各種油畫,另一個裏邊則堆滿了各種金銀器,還有一個裏邊則是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李逸估計總數量最少也應該在5000件上下,也不知道這個家族積累了幾代才搞到了這麽多的好東西。

李逸最先看的是放滿了油畫的房間。這個房間裏,不但有布面油畫作品,而且還有木板油畫,版畫,水彩畫,素描等等。如果只是從作品的新舊程度來看,應該都是些近代或者現代的作品,但作為油畫來說,真正有藝術價值又有可能被拿出來交易的恰恰就是這些近現代的作品,所以還真不能小覷。

對於華夏的文物,現在的李逸即便不依靠鑒靈牌,基本上也能很快的辨認個八九不離十。可是換成這些西洋的作品他就不行了,他只能一直開啟著鑒靈牌,甚至還不能像他剛剛得到鑒靈牌時在潘家園那樣一件一件飛快的摸過,他還要控制著速度,根據每一件作品裏邊涼氣的含量來判斷這些東西的價值。

因為西洋油畫的歷史雖然遠遠比不上華夏水墨畫源遠流長,但是他們的畫家同樣浩瀚如海,他除了少數特別知名的之外,其他的幾乎就是一概不知,不依靠涼氣根本就沒法判斷其價值,搞不好就會錯過那些真正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