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到處都有好東西(第2/2頁)

所謂裝飾畫,往往並不強調很高的藝術性,但一般都比較講究與環境的協調和美化效果。這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在說,裝飾畫並不是藝術品,因此也不必要追究作者到底是誰,到底有多少的附加價值,只要你覺得好看,覺得合適就行……

因此,在這種環境中,如果有一兩幅確實是比較出色的作品,那麽,在李逸這種本身就是畫家的人眼中,就會像是夜空中的星星般那麽清晰,那麽耀眼。

“嘿,老譚你快來看,這兒居然還有劉可意的一幅作品……”

李逸很快就瘸子裏頭挑將軍,看到了一幅比較出色的作品,一看落款,竟然還是熟人,再一看價格,哈,這次也算是來著了!

像是劉可意這種在青年畫家裏比較拔尖的人,其作品的價格一般也不會高到哪兒去,但升值的潛力卻往往都比較大。

就好像是弗郎索瓦的祖父,來了一趟華夏,搜羅了一堆作品,放上二三十年之後,其價值就好像是坐著火箭一樣的往上翻。這些青年畫家的作品雖然多半沒有這個潛力,但最後的結果如何,現在還真不好說。

但有一點李逸卻可以肯定,那就是以現在這老板標的這個價格拿下這幅畫,絕對不會吃虧!

“《江山攬勝圖》?這技法運用的已經很成熟了啊,這麽大的尺幅才兩萬二……你要不要?不要我可就收了。”

譚默軒在通瑞寶培訓的時候就對劉可意有所了解,上午更是剛剛見過面,因此一眼就看出了便宜。他知道李逸看不上,不過還是要先打一聲招呼。

李逸點了點頭,緊接著就又一次見識到了譚默軒侃價的本領,剛剛拿著兩幅卷軸出來的老板還沒緩過勁來,這幅畫的價格就被他一路砍到了8600塊!

奶奶的,這個價格拿下,現在拿出去賣都能賺上好幾千……

“兩位,你們看看這幅畫如何?”

當然,那老板不願意在劉可意這幅作品上糾纏是因為還有更大的生意在後邊,因為他現在拿出來的這幅畫,即便是以李逸的眼界,都要小小的嚇上一跳。

這竟是明代畫家周臣的一幅作品!

說起周臣,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可是如果說起他的兩名弟子,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他啊!

周臣最出名的兩名弟子,一位是唐寅唐伯虎,另一位則是仇英仇十洲,赫赫有名的明四家足足占了一半……

拋開這兩名明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弟子,周臣本身的水平也不可低估。他的山水畫山石堅凝,章法嚴謹,用筆純熟,人物畫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綿密蕭散,各極意態。

在當時他就和明代前期畫壇主流人物,人稱“浙派”領軍人物的戴進齊名,等唐伯虎、仇英崛起之後,他就更加的有名了,甚至還有不少傳說,說唐伯虎的很多字畫都是周臣代筆……

周臣是一名職業畫家,因此,他一生創作的作品非常多,而且,流傳下來的也不少,這是他和很多名家不太一樣的地方。

但即便是這樣,其作品的價格居然也沒比唐伯虎低多少,其代表作《觀潮圖》、《萬裏長江圖》等更是曾經拍出了數千萬軟妹幣的高價,這既代表了市場對他的認可,也代表了他的水平。

老板拿出來的這幅作品確實是周臣的真跡,只是具體能值多少錢,還真不好說。而且,往往就是這種作品最難講價,因為有標杆在那兒放著,賣家往往自覺不自覺地都會把價格往那個上面去靠。

不過,有了譚默軒,這就不是他應該關心的事情了,他只負責鑒定作品的真偽就行了,最多再告訴譚默軒一個他能承受的價格範圍。

“這幅畫要1600萬?老板你可真會開玩笑!等等,你先別說,讓我替你說,《觀瀑圖》能賣3800多萬是因為有資料記載,那幅畫很可能是唐伯虎的作品。還有,千萬不要跟我提《萬裏長江圖》,那幅手卷的長度超過20米……”

看了一眼有點瞠目結舌的老板,李逸微笑著打開了旁邊的另一幅卷軸。沒想到只是看了一眼,他的臉色就微微的變了,這幅手卷的落款居然是顏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