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均增值兩萬倍(第2/2頁)

“還有這幅,專家告訴我說,這幅畫是一幅清代晚期的仿作,但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李逸跟過去看了一眼,發現是他剛剛看過的署名仇英的一幅《仕女圖》,不由輕輕點了點頭。

仇英擅畫人物,尤長仕女,與沈周、文征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

李逸之前曾經在地下拍賣中買到了一幅他臨摹的《清明上河圖局部》的殘本,因而對他的筆法研究的比較透徹,這幅《仕女圖》確實不真。

根據統計,目前流傳在世面上,有名有姓,敢明確宣稱的所謂仇英的作品差不多有三四十幅之多,但這些作品裏邊,真跡的數量絕對不可能會超過五幅,這個道理其實和前文所述的郎世寧的畫作是一個道理,偽仿之作古已有之,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哦,前幾天才剛剛賣了一幅老仿鄭板橋的《竹石圖》,再加上之前賣的,一共還剩下12幅,我想想,應該是在這個箱子裏。”

弗郎索瓦一邊說著一邊走到墻角,那裏,放著一個半人高的厚重保險櫃,保險櫃的旁邊,還放著幾個一看就是來自於華夏的老式木箱。

“這家夥怎麽回事?哪有賣古董的主動說自己的東西是贗品的?居然還說了之前的采購價……”

一看到弗郎索瓦走開,李逸連那幅郎世寧的《八駿圖》都來不及問,先提出了這個問題。

“嘿嘿,我告訴他你還有一幅《睡蓮》正準備要交換出去……”

“哦,可是……”

李逸瞬間明了弗郎索瓦為什麽會突然變得這麽殷勤,可是,他為什麽要說起作品的采購價,還明言有仿作?這不搭界啊?

“誰知道呢?或許他發瘋了,也或許他喜歡老板您呢?”

“說人話!”

“哦……按照正常分析,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不外乎兩個理由。第一個是因為你,因為他確定你對這些作品沒有興趣,或者確定你的水平足以鑒定出那些是贗品,而為了維護和你的關系,所以……”

“第二個是因為他自己,他應該另有珍藏,他認為這些珍藏的價值足以和《睡蓮》匹配,而且他覺得你一定能看得上那些東西,所以幹脆講真話還獲取你的信任,這在你們華夏叫做丟車保帥?還是拋磚引玉?或者叫……哦,老板,幹脆你教我華文吧,我以後……”

李逸白了羅果夫一眼,沒搭理他後邊的胡言亂語,低頭琢磨了起來。他覺得羅果夫分析的很有道理,尤其是第二點,弗郎索瓦如果真的想要《睡蓮》的話,他現在的表現只能說明他有另外的殺手鐧。

會是藏在那個保險櫃裏的東西嗎?

李逸的眼睛眨了又眨,最終還是放棄了透視的念頭,先看看吧,如果到最後這家夥都沒打算拿出來的話,那時再偷偷的看一眼好了。

“啊,找到了,李先生,一共12幅卷軸,書法4篇,剩下的都是水墨作品,這些全部都是名家之作,呵呵。”

李逸陪著他笑了兩聲,看到他將卷軸都拿到了另一個角落的沙發上,就跟過去坐了下來。

“嚯!這幅畫可值老錢了!”

李逸隨手拿過一個卷軸打開,低頭一看,看到畫面上的落款竟是大名鼎鼎的唐寅唐伯虎,不由輕輕的調笑了一句。

同樣,唐伯虎的傳世作品極少,而且大多都被各級博物館所收藏,但市面上依然不少他的作品流通,這就是很多人覺得唐伯虎的作品拍賣價格居然會那麽低的主要原因。

這一幅,也是一幅贗品,不過卻是一幅明代晚期,仿畫泛濫時的仿作,而且仿畫者的水平還比較高,因此也是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

李逸用鑒靈牌驗證過後就將它放到了一邊,緊接著就打開了第二幅作品。

“嚯,這幅更值錢!”

這下他算是明白弗郎索瓦剛剛說的那句話是什麽意思了。敢情,老弗郎索瓦同學選購這些古代字畫的時候,真偽固然是他考慮的一個因素,但好像畫家的名氣才是最主要,或者,這家夥幹脆就是拿著一份華夏古代知名畫家名錄在按圖索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