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合作框架(第2/3頁)

“對了羅果夫,這次你們古董商的聚會一共有多少人?他們手上大概有多少華夏的古董?都有哪些是珍貴的國寶級或者一級文物?還有……”

看到李逸機關槍般拋出了一長串問題,羅果夫哀嚎一聲,用力的拍了一下腦門,

“停,停,李逸先生,我只是一個希望你能夠跑一趟俄羅斯,讓我從你那裏賺上一筆小錢的可憐的古董商人,你的這些問題……哦買嘎,你慢點問,我們慢慢來討論好不好?”

聽到羅果夫的回答,李逸忽然靈機一動,問道:

“羅果夫,你一年能賺多少錢?”

“呃……剛才好像不是這個問題吧?”

“不是,我是想說,如果我想請你做事的話,應該給你開多高的薪水才合適……”

加上剛剛交換給約翰·卡魯的那幅《呐喊》,到目前為止,李逸一共交換出去了四件歐洲的貴重古董。最開始的那件青銅時代,因為有馬大神的幫忙,所以真正的做到了貨比三家,雖然最後選擇的迪恩是一個意外選項,但李逸覺得,就只有那次交換他占了比較大的先機。

當然,其後的幾次交換他也都很滿意,但之所以這麽順利,原因卻更多的歸結於一些意外因素的出現,要說將那幾幅名畫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他覺得,還遠遠沒有達到那個程度。

而田澤川的介入,再加上這幾天他一直在考慮珠寶公司的事情,這些都讓他意識到,如果他真想做好文物回流這件事情,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太現實的,他應該組建一個團隊,哪怕這個團隊的成員都不是全職為此服務,但效果也應該會比現在他一個人忙東忙西好上很多。

這個團隊的構成,應該有像田澤川、羅果夫這樣手上擁有大量文物信息的人,也應該有譚默軒這樣,在談判方面有專長的人,甚至還應該有專業的法律、財務顧問,畢竟,以後他很可能會直接出錢購買大量的古董,也有可能會和各類博物館進行交涉,這樣,就有可能牽扯到不同國家的法律、稅務等等方面的問題,甚至有時候還會牽涉到文物的來路等問題,他不能因為現在一直很順利而忽略這些,否則,將來很有可能會吃一個大虧。

和其他團隊核心成員不同,負責提供信息的人員所承擔的責任最少,相應的要求也最低,那麽,既然可以接納田澤川,那麽,為什麽不能試試接納羅果夫呢?

而且,因為羅果夫的身份,他在打聽流失文物下落方面還有著田澤川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而他所要做的,只是為了這些信息支出一些小小的信息費,又何樂而不為呢?

理順了自己的思路,李逸給羅果夫解釋了一下,羅果夫一聽,大喜過望,一把就摟住了李逸的肩膀,

“老板,我現在每年大概能賺500萬美金左右,您如果能開到這個價碼,我生意都不做了,天天跑出去給你打聽信息去!”

“去!以為我是冤大頭啊?還500萬美金,我看5萬還差不多!”

“哦買嘎,你這兒價砍的也太狠了,一下就少了100倍,實在是太黑心了……”

“行了,現在有件正事要好好的談一下,如果做得好,我們可以認真的談一下你的報酬的問題,如果這件事都做砸了……”

李逸一攤雙手,率先走上了二樓,一旦想通,很多問題和思路都不受控制的浮現在他的腦海,他必須要整理一下,然後借著這次機會檢驗一下,如果可行的話,他準備就先從羅果夫開始,然後再找機會擴大這個搜集信息的隊伍。

剛剛介紹的時候,他就知道貴賓洽談室設在二樓,走上來一看,果然是一個談事情的好地方。

動手為自己和羅果夫都倒了一杯咖啡,李逸找好紙筆,一邊整理自己的思路,一邊和羅果夫商量。

“首先我們要界定一個需要收集的文物信息的範圍,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最簡單的就是文物的年代,然後是文物的類型,至於文物的價值,這個對你有點難度,但如果年代和類型都限定好了的話,這些應該也都不是問題。”

“文物當然是越古老越珍貴,但這個也不是絕對,所以就需要有其他的條件來進行限制。拿瓷器來說,我們可以根據朝代、器型、釉色、窯口等方面來確定它的珍貴程度,比如宋代五大名窯,還有康雍乾三代的精品瓷器,這些無論什麽器型、釉色都應該在收集的範圍之內。還有青銅器,僅是朝代一項就可以大概的看出其珍貴程度……”

“至於收集這些信息的報酬,我們可以按照信息的數量,價值來界定,當然,我也可以給你一份固定的報酬,這個完全看你的選擇。有時候,還需要你就某件東西進行初步的接觸和談判,我們也完全可以按照最後成交的金額來給你一定比例的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