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件也不能少

日本方面這次提供可用於交換的文物一共有10件,整體的質量非常高。除了聖人系列瓷板畫,黃金面具這些在李逸看來,能夠一換一都是占了不小便宜的文物之外,剩下的6件裏邊,有一套戰國時期的竹簡,其價值只怕還要在這兩件之上。

這套竹簡,一共11支,每一支的長度都是28.5厘米,上邊刻有22-24字不等。其中有一支上半部分有一些殘失,不過看模樣應該只損失了5到7個文字,並不會對整篇文字的破譯造成什麽太大困擾。

“田主任,您對戰國時期的文字有研究嗎?”

看了一下,資料中只給出了這些竹簡的年代是戰國中晚期,並注明這個年代是經過碳14年代測定並矯正的,但有關譯文,一個字都沒提,也不知道是沒有破譯,還是破譯了故意沒有寫上來。

“甲骨文我可能還能認識幾個,戰國時期的,還是算了,太復雜了。”

田澤川搖了搖頭,在殷商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之後,漢字的發展到了公元前五世紀開始的戰國時代,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

這個變化主要是由於諸侯國各自為政,互不統屬,東周王朝的中央集權差不多喪失殆盡,就連文字,也是各寫各的,所以各國的文字在形體結構和書寫風格上都有許多差異。

此外,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文字在這一時期比較普及,鑄、刻、寫文字的材料和範圍有所擴大,除青銅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簡帛文、貨幣文、璽印文等也大量出現,這就使得不同地區使用的漢字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根據研究,戰國文字最少也可以分為五大體系,即齊系,燕系,晉系,楚系,秦系。

這些文字,不但地域色彩鮮明,而且還出現了大量的俗體字、異體字以及簡體字,很多在這方面浸淫多年的專家都頭痛不已,那就更不要說他們這些門外漢了。

“這裏邊只怕是藏著陷阱啊!如果這些竹簡記載的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或者是能夠澄清一些學術上長期爭論的疑難課題,或者其所記載的事件不見於傳世文獻,其價值根本就無法估算。反之,價值也就是一般般,小日本故意不給譯文,恐怕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吧?”

大概的看了一下內容,李逸確定只認識其中的極個別文字,對不對也還都不知道,不由懷疑日本方面將這些竹簡加入交換目錄有投機的意圖。

“不會吧?應該是他們沒有破譯出來吧?其實我們要想知道這些文字的意義也很簡單,只要把這些照片寄回國內,短期內就算不能全部破譯,搞清楚記載的是什麽還是很簡單的,他們做這個手腳有什麽意義?”

李逸想了一下,確實是這個道理,又不是說看到東西就必須馬上交換,隨便拖幾天就能知道個大概,而且,說不定鑒靈牌就能給出這篇文字的題目,這樣一下就能知道大概的內容和價值。

“都看完了?從這份目錄來看,日本方面應該還是很有誠意的,要不,先跟他們接觸一下,談談看?”

“嗯!先談談,不過怎麽談,我們要先計劃好了,他們有沒有說過,我們可以一換幾?”

田澤川苦笑了一聲,還一換幾?看了這個目錄,他覺得一換一都是賺了。

“呵呵,田主任,你可不能這麽想。要知道,汝之敝履,彼之珍寶,出發點不一樣,東西的價值就不一樣,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試試全部都吃下來!”

“全部?不可能吧?竹簡、黃金面具這些還好說,雖然是國寶,但具體價值很難界定,爭一爭可能還可以,但像瓷器、古畫這些,基本上都有拍賣價格作為參考,不說那套瓷板畫,就是那件乾隆年間的粉彩鏤空轉心瓶,恐怕沒幾千萬都下不來……”

“是嗎?那您認為,小野道風的《吾廬》該值多少?”

“再值錢也不過是一篇書法罷了,而且才幾十個字,就算是考慮到要集齊《三體白氏詩》可能會有所溢價,其價值又能高到哪兒去?”

“不,不一樣,意義不一樣,就像是你一看到這些東西,就恨不得傾家蕩產也要把它們據為己有一樣,我相信日本方面的這個心思,只會比我們更迫切,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讓步,最少也要保證粉彩轉心瓶、瓷板畫、黃金面具、竹簡,還有……”

李逸翻看了一下資料,指著那幅藍瑛的《華嶽秋高圖》說道:

“還有這件,至於那件景泰藍,就當是個添頭……”

田澤川苦笑了一聲,要這六件,似乎跟一步不讓,全部都要也沒什麽太大區別。不過有這個信心就好,談判的時候,就怕底線不確定,那樣的話,隨便被對方試探幾次就有可能會潰不成軍。

“你確定就選這兩個方案?”

“嗯,反正不著急,先在全部都要上繃他一段時間!我覺得日本方面提供這個目錄的時候應該也考慮過這種可能,而且他們如果很有底氣的話,根本不會提供給我們這麽多的選擇,既然拿出來了,就要有收不回去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