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羅果夫(第2/3頁)

“先生,請問,梵克雅寶那款夢幻精靈是您買下來的嗎?”

剛剛從蒲昔拉蒂的展位走出來,李逸就被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白人攔住了去路。

“夢幻精靈?哦,你是說那款牌形的吊墜?”

那人連連點頭,原來,剛剛他的小女朋友也看中了那款吊牌,可惜吊牌已經掛上了非賣品的標簽。當她不甘心再次回到梵克雅寶展廳打聽買主的時候,李逸剛剛離去不久,而像他這麽年輕的東方人,在展廳裏一共也沒幾個,所以很快就被這名被他女朋友拉出來尋人的中年人遇到了。

“是的先生,非常抱歉,有件事情請您無論如何都要幫幫我,因為瑟琳娜實在是太喜歡那款珠寶了,所以……您看,您能不能把它轉讓給我呢?”

看到李逸有些遲疑,那人連忙比劃了個手勢,無論多少錢買的,他都願意加兩萬!

李逸輕輕的揉了揉下巴,這還挺有意思的,珠寶還沒到手就能先賺兩萬,不過,這款珠寶可是施奇霸特意給他留的,他們兩個的交情才值兩萬?20萬還差不多!

看到李逸搖頭拒絕,那名中年人也很遺憾的搖了搖頭,他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李逸,

“先生,如果您改變主意了,請您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告訴我,而且,以後您到莫斯科旅遊的時候,也可以打這個電話,我一定會竭盡所能的招待您……”

莫斯科?李逸接過名片看了一眼,果然,一面是俄語,一面是英語。

“羅果夫,獨立古董商?請問,您也受邀參加了這次展覽嗎?哦,我是說,您的展位在哪裏?”

根據統計,華夏流失海外的文物大約有1700萬件之多,其中,收藏在47個國家200多座博物館裏的大概有164萬件,這其中,以日本、英國、美國、法國為最多,但事實上,俄羅斯掠奪的數量也不少。

至於為什麽我們很少在俄羅斯的博物館見到華夏文物,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前蘇聯的建立,那些流亡的沙俄舊貴族將它們帶到或者變賣到了新的居住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年華夏和蘇聯處於同一陣營,蘇聯政府沒有允許這些明顯打著侵略印記的“戰利品”出現在公開場合,而是將它們藏匿在了一些研究機構裏。

在華夏歷史上,文物流失比較多的一共有四個時間段,被相關專家稱為文物流失的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就是鴉片戰爭期間。

據記載,圓明園被搶劫焚毀雖然沒有俄軍的事,但八國聯軍時期,卻是俄軍率先占領的頤和園,並且占領的時間長達兩個月之久!

其後,俄、德、日軍又先後以守衛紫禁城的名義,偷竊和破壞紫禁城內的稀世文物、珍本圖籍和金玉寶翠。至1900年冬天,宮內珍寶所失過半,貴重之物更是被劫掠無遺。

這次浩劫,從皇宮、頤和園、三海、壇廟、陵寢、王公府第、各部衙署直至民居商店,同樣無一例外地遭到搶劫,至此,當時燕京積聚的大部分奇珍異寶盡皆為侵略者所取,大部分都被劫持到國外。

之後,在敦煌藏經洞和黑水城文獻的掠奪上,俄國的所謂探險家也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現在,華夏人甚至要到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和埃爾米塔什博物館,才能看到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原物。

所以,俄羅斯所擁有的華夏文物絕對不少,只不過相比起其他國家更難統計罷了。

這些資料在腦海一閃而過,李逸目光灼灼的盯住羅果夫,或許,能從這家夥這裏知道些什麽……

聽到李逸詢問他的展位,羅果夫有點不好意思的聳了聳肩膀,這一次,他只收到了參觀的邀請,卻沒有收到布展的邀請。

“那……羅果夫先生,請問,在您的收藏裏,有來自華夏的古文物嗎?”

“這……”

羅果夫遲疑了一下,這個問題讓他有點難以回答,因為他搞不清楚李逸的意思,不知道李逸是會因為他擁有大量的華夏文物而積極和他接觸,還是會像一些自尊心很強但又很脆弱的華夏人一樣,直接拂袖而去。

“是這樣,我是一名收藏愛好者,只是您也知道,因為這幾年的文物熱,現在華夏國內已經沒有多少文物可供我選擇了,所以……”

“哦!親愛的來自東方的收藏家先生,如果您只是想收藏一些華夏文物,我想,您應該是找對人了,事實上,我的收藏裏邊最多的就是來自華夏的文物……”

李逸一解釋明白,羅果夫頓時就熱情起來,

“事實上,這次古董雙年展為巴黎帶來了大量熱愛古董和珠寶的遊客,所以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機會,我雖然沒有受邀參加展覽,但我仍然帶過來了大批的古董,只不過現在都放在朋友的店裏寄賣,您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帶您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