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和田玉(第2/3頁)

吃完飯,何沖兄弟兩個告辭離去,李逸看了看時間,雖然已經是晚上7點,但太陽還沒落山,就帶著谷楓走出了酒店,他想先去何沖說的那兩個地方轉轉。

何沖幫他們訂的酒店就在燕京西路上,因此走了沒多遠,李逸就看到了一個經營和田玉的店鋪。

這家店鋪不大,經營的東西主要是玉鐲和掛件,也有一些大件的擺件,不過玉質都很差。

簡單的了解了一下價格,李逸搖了搖頭,這家的要價,居然比潘家園還貴,這不明擺著是欺生嗎?

一連看了好幾家,差不多都是這種情況,他不由有些失望起來。正準備往回去,谷楓忽然指著馬路對面說道:

“逸哥,那邊有一個大店。”

李逸扭頭一看,果然,前邊大概幾十米遠的地方有一家大店,看門面,起碼相當於他們剛才逛的那幾家的總和,不由又來了點興趣,

“走,看看去!”

這確實是一家大店,不但面積超過300平米,而且名字也起的很大,叫做和田玉石城。

店內,經營的東西也和那幾家不太一樣,不但有飾品和擺件,還有可以用來賭石的和田玉原石。

在和田玉中,籽料和山料都能賭,但賭性最大的是山料,因為山料大部分都是大塊頭,有大錘料,膨脹料,炮料、車推料和山流水料等很多類型。

個體大,變化就大。賭這種石頭,眼力好,幾公斤就能切出來好幾副手鐲,眼力差,看起來全是美玉的料子切開,很可能連一塊牌子都出不來!

需要賭的和田玉一般都分為三種。一種是石包玉,顧名思義,這種料子的外面都有一層石皮包裹,從外皮是無法直接看到內裏的玉質的,這種又可以分為開窗和全賭兩種。

第二種則是玉包石,這種料子外表呈玉質,但內容卻不一而從,有可能裏面是石頭,也有可能變種變質。這種料子的和田玉比較少見,翡翠更多,但不代表和田玉沒有。

第三種叫做玉混石,這種料子從外表看,往往會同時呈現出玉、石兩種質地,有界限分明的,也有混雜在一起的,但沒切開,誰也不敢保證石頭裏邊具體會是個什麽情況。

這種料子裏石頭的部分,一般都叫做“石僵”,所以這種料子又叫做僵石玉。

李逸之前在潘家園也賭過和田玉,不過賭的大多都是籽料,都是石包玉,還賭出過一塊極品的五色玉,但像這種玉包石和玉混石,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家賭石的數量不少,有籽料也有山料,但基本上全部都是30公斤以上的大料。

李逸繞著賭石區走了一圈,就看上了那塊最大的全賭料。

這是一塊灰白色石皮的全賭石包玉,從外邊包裹的石皮的光滑程度看,應該是一塊籽料。

這塊料子高度差不多能到李逸腰間,最粗的地方,周長接近三尺,店家給出的重量是328公斤,標價200萬。

“逸哥,這個也是籽料?”

谷楓看到玉石的標牌上說這是一塊籽料,不由有點迷惑,這麽大,也能叫籽料?

“呵呵,看來你是沒搞明白什麽叫做籽料啊。籽料的定義是指遠古時代從昆侖山上風化脫落的玉料,經河水常年的沖刷磨蝕而形成的一種‘鵝卵’狀的玉種。不過這裏的鵝卵,只是一種形容,最關鍵的是風化脫落和河水常年沖刷,只要符合這兩點,就能叫做籽料。”

李逸輕輕的拍了拍這塊超大籽料。

“一般情況下,籽料確實都比較小,但你知道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籽料有多大嗎?”

谷楓搖了搖頭。

“16噸,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一塊籽料重量超過16噸!是一塊和田碧玉,價值連城啊!”

谷楓倒抽了一口涼氣,尼瑪,16噸,居然也能叫籽,這完全顛覆了他對籽料的認知好不好?

笑著搖了搖頭,李逸開始仔細查看這塊籽料。

和田玉的賭石和翡翠不太一樣,尤其是籽料,一般會先看形狀,其次才會去看石皮的油性和潤度。

根據水沖洗的摩擦原理,應該是質量和密度、潤度相對比較差的石質部位會先磨平、磨圓,潤度、密度與硬度相對較大的玉質部位後磨平,所以常見的籽玉一般都是水滴形,瓜子形和橢圓形,大料子也不例外。

相對來說,瓜子形和水滴形的風險稍微大些,因為水沖洗的力量是均勻的,料子的形狀越不均勻,其中包含有“石僵”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橢圓形,則最少能夠證明這塊料子比較均勻,哪怕它全部都是石頭,最起碼也是均勻的。

這塊料子雖然不太規則,但整體差不多還是橢圓,而且從石皮的油性來看,應該是有料。

不過李逸也只能看到這一步,至於裏邊究竟是什麽顏色的料,料的等級如何,沒人教,他也判斷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