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圍屋淘寶(第2/2頁)

而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正統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

客家人的傳統民居被叫做客家圍屋,非常有特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民居建築的一朵奇葩。

明末清初時期,贛粵邊境匪盜四起,社會動蕩不安,客家的大戶人家為有效自保,將自己居住的地方修建成了一個個全封閉式的方形或者圓形的圍攏起來的房屋,這就是客家圍屋。

李逸他們這次參觀的是一間占地面積超過20畝的大型圍龍屋。

圍龍屋始於唐宋,盛行於明清,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它是二堂二橫、三堂二橫的擴展。在堂屋的後面建築半月形的圍屋,與兩邊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間,有兩堂二橫一圍龍、四橫一圍龍與雙圍龍、六橫三圍龍之說,有的甚至多達五圍龍!

李逸他們參觀的這間圍龍屋是一個六橫三圍龍,最外圈的圍龍高達15米!

站在屋後最高處向前看,屋宇層層疊疊,前面是一個半月形池塘,後面則是圍龍屋。兩個半圓相合,包圍了正屋,形成一個圓形的整體。

參觀完圍龍屋,他們在當地人的指點下,登上了一個小山包的山頂。

從山頂往下望,大大小小數十個或方或圓的圍龍屋星羅棋布,一個個黑瓦黃墻,就像是古代的宮殿群一樣,堪稱壯觀!

“真厲害……怪不得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只是這種房子住久了,空氣不流通,而且光線什麽的……”

陸凝霜翻了個白眼,

“命都保不住了,還要講環境……”

一行四人在山上看了一會兒,沿著山道回到了鎮上,他們要去品嘗一下客家人的擂茶。

擂茶是一枝獨秀的奇葩,這一習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才存在。

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制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等物。

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其味格外濃郁、綿長……

喝完擂茶,幾人正準備離開,攤主忽然笑道:

“尊貴的客人,有沒有興趣到圍屋去淘寶啊?”

幾人一愣,什麽意思?

“鎮子那頭有一間圍屋,是原來島上土著的房子,據說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後來那家人搬走了,這間圍屋就被幾個商人合夥買了下來。他們在圍屋裏隱蔽的地方藏了一些寶物,如果客人能夠找到,就當做是送給他們的獎品,這樣既參觀了圍屋,又有淘寶的樂趣,很好玩。”

看到陸凝霜明顯流露出了感興趣的模樣,老板笑道:

“前一段時間,還有人在裏邊找到了一根20克的金條!聽說圍屋昨天才新藏了獎品,所以我推薦你們去看看,反正門票又沒幾個錢。”

“原來是這樣啊……”

陸凝霜的大眼睛靈動的轉了轉,她倒不是貪圖什麽金條的便宜,只是這遊戲本身就很吸引她。而且,最近她運氣爆棚,去轉轉,如果真能找到一兩件獎品的話,那絕對也能算是一個不錯的經歷。

“幾位要去的話,我這裏有門票,可以八折!你們到了門口再買票的話,是不打折的哦。”

聽到老板原來是為了推銷門票,李逸失笑搖頭,掏錢從他手裏買了四張,帶上興致勃勃的陸凝霜,尋寶去!

這間圍屋的面積不大,只有他們剛才參觀的那家的五分之一大小,不過從房屋內部的一些構造和材料看,應該是一間真正的老屋。

“你,負責查看這些邊邊角角,你,負責看那些高的地方,還有你,負責敲墻,看看有沒有什麽暗格!至於本大人,哼,不用你們操心!”

一進圍屋,陸凝霜就分派了任務,然後幾個人就分散了開來。

李逸一邊四處溜達,一邊開啟鑒靈牌在一些感興趣的東西上四處亂摸,不多時,竟真的給他在地下墻角的方磚下發現了一個純銀的手鐲!

這一下,他也覺得好玩起來,看了看四周,幹脆開啟了透視眼就是一陣亂看。驀地,他身體一僵,不會吧?玩個尋寶遊戲而已,竟然會下這麽大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