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廟會銅鐘(第2/2頁)

“這得扔多少香啊!”

香火堆不遠處,是一個精致的神龕,視線透過香火堆附近扭曲的空氣,能夠看到那裏邊,隱隱約約的擺著一個大約半米多高的坐佛,看上去,隱見金色,但根本看不清是不是觀音菩薩。

香火堆和神龕之間,雖然也隔著幾米的距離,但是那個空間,更是熱的好像是火爐一般,即便是最虔誠的信徒,估計都不會跑到那個地方去參拜。

大多數人都是在李逸他們這個方向遙拜,然後沖上去,將手上燃著的香束扔到香火堆上就飛快的跑回來。李逸他們看到,還有幾個倒黴的家夥被香火堆上濺起的火星沾到了身上,一跑回來,就不停的蹦跳拍打,很是搞笑。

香火堆的不遠處,是四台嚴陣以待的消防車,因為香火堆離村子實在是太近,一場大風就有可能引發一場不可控制的大火,也不知道這些人當時是怎麽想的。

“那是大師選定的地方,而且必須要這麽大的香火堆才能幫助菩薩鎮壓住地氣。不過這一場廟會,至少能保整個村子百年平安,冒冒險也是值得。”

他們身邊站著一個渾身上下濕透,仿佛是剛從水裏撈上來的大胖子,看到他們質疑,就解釋了一番。

“更何況,有菩薩在,怎麽可能讓燒了村子呢?”

李逸苦笑點頭,陸凝霜則開始四處張望,

“我們也去買捆香吧,反正來都來了,拜拜,萬一很靈呢?”

李逸張了張嘴,最後無語點頭。幾個人又回到村子,找了一個經營香燭的攤位,一人買了一束線香。

“你們這麽多人,這一點哪裏夠?起碼要買這麽多才行!來吧,現在買的多還有禮物送,都是高僧開過光的好東西,拿錢買不到呢!”

陸凝霜眉頭一挑,什麽好東西?

攤主大手一擺,攤位前掛著的這些,一捆香送一個,隨便選!

李逸看了一眼,這家攤位前擺著的,都是一些平安扣,護身符什麽的,看上去和廟門前那種十塊錢一個的似乎也沒什麽區別,就搖了搖頭。

正準備說話,忽然看到陸凝霜伸手從攤位上角摘下來了一個青黑色的小銅鐘,輕輕的擺了擺,發出一陣暗啞似乎還有些撕裂般的聲音,

“這個也送嗎?”

“啊?這是我鎮壓攤子氣運的銅鐘!不是贈品!”

話音剛落,那名攤主看了幾人一眼,

“你們要是一人買一捆,我就把這個銅鐘送給你們!”

陸凝霜又晃了晃銅鐘,聽了聽聲音,正準備放回去,李逸忽然伸手攔住了她,

“拿過來我看看。”

這件銅鐘,高約10厘米左右,直徑差不多是高度的一半,通體都是那種青銅氧化後的青黑色,幾處地方,還附著著幾塊暗綠色的銹斑,看起來很像是個老物件。

銅鐘的鐘體上,一面是一名浮雕觀音菩薩坐像,對應的一面則是一個古體的佛字,其余兩面,則陽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字體雖小,但筆畫間盡顯大氣端莊,佛法威嚴,而且最關鍵的是,從行文運筆來看,竟似有幾分書聖王羲之的影子!

銅鐘上方,有雙龍戲珠咬著一個環形的鼻扣,其下,銘刻雲紋。

銅鐘的開口處,則是一圈火焰紋飾,而且這些紋飾中間,還貫穿著幾道奇怪的紋路,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仔細的看了觀音坐像的造型,再辨認了一番字體,李逸猜測,這個銅鐘很可能是晉朝或者南北朝時的東西。

佛教傳入華夏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其中最廣泛的說法是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廣求佛像及經典,並在陽洛建立了第一座官辦寺廟——白馬寺,成為華夏佛教的發祥地。

從南北朝開始,華夏的佛教進入了興盛發展階段。南北朝時佛教已遍布全國,據記載,北魏時,陽洛城中寺廟最鼎盛時達到了1367所,而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也有佛寺數百座!

這件銅鐘如果真的是那個時候的東西,那絕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品。更何況,雖然聲音暗啞,似有裂縫,但整體形狀完好無缺,銅銹也沒多少,就更顯珍貴。

鑒定完畢,李逸開啟了鑒靈牌,一股冰寒的涼氣湧入,隨即,他瞪大了雙眼,連眉頭的汗水滴入眼中也似不覺,這銅鐘,竟還有這般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