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元寶山(第2/2頁)

看到老爺子拿著李逸的元寶山,如獲至寶的急匆匆走了,鐘圻撇了撇嘴,偏心!就他那幅元寶山,那也叫畫?!

“奏是,奏是,我現在算是明白了,我們都被拉來給這小子當陪綁了……不行,小師弟,你說吧,該怎麽補償我們?”

看了一眼眼鼓鼓盯著他的幾位師兄,李逸眼珠子一轉,湊過去,低聲道:

“要不,咱們把劉師姐扔這兒,我請幾位師兄大寶劍去?”

“我去!你個壞小子……不過這個,貌似可以有啊,古人青樓鬥酒詩百篇,今日我們……”

“師父回來了!”

“啊,我什麽都沒說!都是李逸這小子……我去!老王你坑我!”

中午,一眾師兄弟找了一家豪華海鮮酒樓,什麽值錢點什麽,狠狠的宰了李逸一頓。吃罷,幾個人押著準備開溜的李逸回到了工作室。

“師父說,這幅畫求的是本心,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像小師弟那樣,不要求什麽藝術性,直接畫想畫的東西就行?”

“有可能吧,可是,就算是不要求藝術性,我也畫不出來那玩意啊?!”

幾個人正議論著,李逸的電話忽然響了,拿起來一看,竟是那天和金尋道見面時遇到的那個小胖子。

“曾星?他找我幹嘛?”

接起電話,曾星爽朗的笑聲傳來,

“李哥,我是曾星啊,不知道你今天有沒有空?我這邊剛從朋友手裏收了幾件古董,想請你幫我看看……”

李逸看了一眼大家,有點為難,正準備將時間推後,徐淩忽然小聲說道:

“答應他,讓他拿過來,我們一塊看看。”

看到幾個師兄都在點頭,李逸笑著搖了搖頭,

“行,你拿過來吧,我現在在798這邊,到了給我打電話。”

一個小時之後,李逸領著曾星回到了工作室,簡單的介紹過後,曾星拿出了他收到的東西。

第一件是一件銹跡斑斑的青銅戈頭,長度約22厘米,鋒刃的寬度約為4厘米。

青銅兵器是古代青銅器收藏中的一大門類,其中青銅戈作為青銅時代最主要的武器之一,不但量大,而且根據時代的不同,其戈頭也有不同的制式。

這件青銅戈頭,不但有援(鋒刃)、內(戈尾橫向伸出的部分)、闌(內和援之間的凸起部分),還有一部分,稱之為“胡”。

“胡”是指由援向下轉折延長的弧形部分,並不是每個朝代的戈頭都有。因此只是根據這一個特征,李逸差不多就能推斷出這件戈頭多半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武器。

對比了記憶中的幾個關鍵特征,他判斷,這件青銅戈頭,應該是戰國晚期秦國主用的兵器。

用鑒靈牌確定鑒定無誤後,李逸將青銅戈頭還給了曾星,

“這件確實是秦國早期時的青銅戈,而且品相不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曾星點點頭,又從袋子裏拿出來了一件羊皮卷,放到了桌子上。

“這件是和那個青銅戈一起收上來的,據貨主說,是一個墓裏出來的,只是上邊畫的東西實在是太抽象,正好幾位都是書畫大家,那就拜托大家幫我看看,這畫的究竟是個什麽玩意。”

聽說這件居然是和青銅戈同一時代的產物,大家的興趣一下就提了起來。青銅戈頭雖然不錯,但說句實在話,那玩意,隨便哪個相關的博物館裏都能看到不少,而且銹跡斑斑的,不是真正喜歡的人,估計連碰都不想碰。

可是這件卻不一樣,這不但是一件罕見的羊皮卷,而且上邊記載的東西還很可能和他們的專業有關,不好好看看,那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李逸在大家的注視下,小心翼翼的展開了羊皮卷,一看之下,忍不住愣了一下,隨即回頭看了看身後幾人古怪的臉色,不由暗罵一句,你妹啊,你是那邊派來的逗逼嗎?

原來,這幅羊皮卷上畫著的,竟是一個饅頭模樣的小山包,而在小山包的周圍,同樣用炭筆勾畫出了兩條像是河岸般的弧線,乍一看,竟和他剛剛完成的那幅大作——元寶山,有著幾分相似!

怎麽可能這麽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