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藏傳佛教的重寶(第2/2頁)

因此,制作唐卡,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最短的一般也都要花上半年時間,而最長的,甚至可以長達十幾二十年!

唐卡雖然起源於吐蕃,但是目前傳世的唐卡中,幾乎見不到吐蕃早期的唐卡。而現代能夠見到的較早的唐卡,絕大多數都是北宋以後的作品。

李逸對唐卡了解的不多,對於藏傳佛教的繪畫風格就更加沒有研究,但他仍然一眼就認出了這幅唐卡的珍貴。

因為這幅唐卡,不但是一幅緙絲作品,而且從顏色上來判斷,至少也應該是五百年以前的老唐卡。

明清兩代,中央政府加強了對西藏地方的統治,因此,西藏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西藏的唐卡藝術也隨著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目前流傳下來的明清兩代的唐卡,精品不少,而且件件都彌足珍貴。

如果這幅唐卡真的是五百年前的制品,那麽它就應該是一幅明代中晚期的唐卡精品,而又因為它不但是緙絲,而且還有著巨大的尺幅,這樣的東西,不管是放在什麽地方,什麽民族,都絕對是一件極為珍貴的重寶!

這幅唐卡的篇幅類似於國畫中的立軸幅式,其長度接近兩米,寬度更是超過一米,在唐卡中雖然算不上什麽大尺幅的作品,但考慮到其使用的是緙絲工藝,這個尺幅,已經足以令人震驚了!

這幅唐卡的主畫面,畫的是一名右手持劍,左手拿索,身纏一龍,姿勢怪異,通體靛青色的藏傳佛教中的佛像,李逸並不認識。

但他發現這尊佛像頭頂上方還織有一行梵文頌詞,下方也有藏文提款,就知道,這次應該是遇到真正的寶貝了。

兩平米保存完好的宋代緙絲制品,其價值起碼上億,而又留有款識,同時還是藏傳的唐卡,這種東西,如果是有史書記載的名人所作,其價值很可能還要再翻上一番!

站在唐卡前仔細的打量了一番,李逸啟動了鑒靈牌,隨即,一股冰寒至極的涼氣瘋狂湧入,瞬間他就感覺到他的透視距離至少又增加了兩三厘米,直逼50厘米大關!

稍一體驗透視距離,他就將目光轉向了鑒靈牌的鑒定結論,緊接著,他的眉頭不易察覺的跳了兩跳,這竟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宋孝宗時期的制品,距今更是有近850年的歷史!

而藏文提款的意思則說明,這是一名叫做江村紮的喇嘛訂做後送給其師,那一代的薩迦達欽法王紮巴堅贊的禮品!

雖然李逸不知道紮巴堅贊是誰,也不知道薩迦達欽法王在藏傳佛教中是什麽地位,但既然帶有法王兩個字,那就絕對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重寶,這絕對是一件藏傳佛教的重寶!

“李逸先生,您對這件唐卡很感興趣?不過非常抱歉,這件唐卡卻不在此次交易的範圍之中,因為它實在是太珍貴了。”

鮑勃看到李逸一進到書房就被這幅唐卡所吸引,就走到他身邊,開始給他介紹。

“根據提款記載,這是江村紮訂做後送給他的老師紮巴堅贊的一件禮品,而紮巴堅贊則是藏傳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薩迦派的薩迦五祖中的第三祖,他於公元1182年繼任薩迦達欽法王,據傳,在他1216年逝世時,只留下了一個坐墊和一套袈裟,其他就再沒有什麽東西留下,因而這幅唐卡絕對是彌足珍貴!”

聽了鮑勃的介紹,李逸輕輕的吸了口涼氣,臉上微有驚容。

如果鮑勃介紹的是其他藏傳佛教的流派,可能他還不會表現的這麽意外,因為他多半是不懂。

但薩迦派則不一樣。只是這個不一樣,倒不是說薩迦派就一定比別的流派更出名,更牛,而是因為他恰好知道,而且還恰好知道這個流派五祖中的第五祖是誰!

國師八思巴,是黃易黃大大的武俠開山之作《破碎虛空》中的蒙古三大高手之一,據說原形就是薩迦五祖中的第五祖八思巴!

有了這個淵源,李逸一下子就感覺到和這幅唐卡之間的距離被拉進了不少,因此,他皺了皺眉頭,問道:

“這件,真的不能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