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定窯菊紋印花白瓷筆洗(第2/2頁)

要知道,北宋定窯器存世量雖然稀少,但時不時還是能夠看到一兩件,可是哥窯就不一樣了。有資料顯示,目前存世的哥窯瓷器不過一百多件,其數量甚至還要遠遠的少於元青花,這是個什麽概念?

雖然因為存世量太少,哥窯瓷器的價格並沒有被炒作的太高,但是這個真的無關價值。

李逸估計,也就是他這個半路出家的行外人,其他的隨便換一個人擁有青銅時代,迪恩根本不用開出這麽豐厚的條件,只需要拿著他剛才發現的那件定窯筆洗,再隨便搭上一件哥窯瓷器,估計都能跟那個人談上兩輪。

當然,只要那個人不傻,就一定不會選擇交易,但這也足以說明哥窯、定窯瓷器在華夏古瓷中的地位了。

反正最少李逸是決定,只要再給他在這些瓷器裏發現一件哥窯瓷器,他二話不說就會同意交易!

可是,兩排半單色釉全部看完,不要說是真正的哥窯瓷器,連比較精致的仿哥窯都沒看到幾件!

李逸搖搖頭,也不失望,整體來說,這些瓷器的質量還算是馬馬虎虎,前五排大約5000件瓷器裏邊,好歹還是能挑出近兩千件,而剩下的青花器和粉彩,又都是道光年間比較擅長的東西,所以標準稍微放寬那麽一點點,6000件的任務,應該還是能夠勉強完的成。

“怎麽樣,選出來多少件了?能值多少錢?”

“大概有1800多件吧,平均6萬一件,差不多超過一個億了。”

陸凝霜點點頭,這麽說,6100多件全部選出來的話,輕輕松松3個億,加上之前那十件的4個多億,這筆買賣,還是占了不少便宜的啊。

“占便宜?”

李逸搖了搖頭,即便不算他發現的兩個大漏,從表面看,這筆交易,他們確實是占了不少便宜。

可是如果站在迪恩的角度去看,占便宜的恐怕是他才對。

因為這些瓷器,如果一件件去賣,雖然一定會超出李逸此刻對它們的估價,但同樣也一定會花費不菲的銷售費用,浪費很長的時間。

而且,如果短時間內投放這麽大量的古瓷進入市場,對低端華夏古瓷的價格也是一個很大的沖擊。這樣做,最後迪恩實際得到的好處,多半還不如一次性批發給李逸。

更何況,這次他還不是直接賣錢,而是交換那件青銅時代。這麽說吧,那件青銅時代本身就是一件擁有無限可能的藏品,他這筆交易如果成功,還會附帶產生一個押寶的功效,因此迪恩絕對不會覺得吃虧。

其實買賣就是這樣,只有雙方都覺得有利可圖才有可能會成交。想單方面占便宜,也就是李逸,擁有鑒靈牌,能夠輕松地撿漏,換個人,還是想都不要想的好。

李逸早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對陸凝霜的看法並不認同,他相信,迪恩看法跟他的一定是相似的,否則的話,他又不傻,怎麽可能會這麽好心,照顧他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和其他瓷器品種比起來,這間藏寶室裏的青花器並不算多,只有大概15個貨架左右,但第一個貨架,就給了李逸一個小小的驚喜,因為他發現了一件仿乾隆朝的淡描鴛鴦戲蓮碗其實是乾隆朝的真品,而只此一件,就差不多又能抵得上數十件這些普通的青花器了。

道光年間的青花器傳世較多,其中的精品,較之乾隆朝的青花也不遑多讓,只是這裏很少,李逸全部看完也只找到了十來件,另外鹹豐朝的則不值一提,他除了每一個器型都選了兩件作為代表,基本上就沒怎麽選擇了。

青花器之後,就是數量最大的各色彩瓷,其中的粉彩瓷,作為清朝首創的一種瓷器,各個時期都有不少的精品,因此李逸對此還是抱有一些期待。

“咦,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為什麽這裏的瓷器都是道光和鹹豐年間的,其他的呢?因為貴重,都被放到其他地方去了?可是其後同治、光緒年間的呢?不可能也件件都是精品吧?”

陸凝霜早就將這間藏寶室逛了好幾遍了,這會兒實在無聊,忽然想起李逸說這裏的瓷器都是這兩個皇帝的,不由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