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荷李活道(第2/2頁)

他先看的是一件直接放在地上的元青花龍紋象耳瓶,這是一件大器,高差不多就有九十厘米,上下口徑一致,都是二十多厘米。

這件象耳瓶瓶體主要花紋是青花龍紋,主題紋飾是一條遊龍,反應的是神龍出水、馭雲而行的壯美景象。

李逸蹲下仔細觀察了一下龍紋,眼神中不由流露出一絲出乎意料的驚異,這件瓷器,至少從龍紋上來看,還真的具有元代龍紋的典型特征!

像這種店鋪,擺放在這種位置的古董,幾乎就不可能有真品,而現在這件象耳瓶,至少從青花發色和龍紋兩項上都很像是那麽回事,這下李逸的興趣來了。

他先是用手輕輕的摸了摸瓷器的表面,然後又湊近去聞了聞,最後還用指關節輕輕敲了敲,然後搖搖頭,胎質太好了,這應該是一件現代的精制仿品。

有了結果之後,他又用左手輕輕的碰觸了一下,果然,是現代景德鎮的出品。

這件象耳瓶旁邊還有幾件大器,李逸一一的耐心看完,搖搖頭,背著手開始看博古架上的小件瓷器。

因為店內沒什麽顧客,所以一開始老板都沒招呼他們,等注意到李逸的動作還比較有那麽一點意思之後,老板坐不住了。

“先生,不知道您想要什麽樣的瓷器?是做裝飾還是收藏?”

“收藏。”

老板點點頭,笑道:

“這裏擺的都是一些現代的仿制品,主要做裝飾用,如果想要收藏的話,請跟我來。”

老板領著李逸來到了一個帶著玻璃門的貨櫃前面,一邊開鎖一邊介紹道:

“我這裏主要是一些清代的瓷器,這幾件青花和粉彩都不錯,您慢慢看,有什麽需要喊我一聲就行。”

這個貨櫃裏,瓷器並不算多,大概只有十來件的樣子,不過其中那幾件青花和粉彩確實比較顯眼,李逸看了兩眼,拿起了一件造型比較少見的青花如意耳扁瓶。

這件扁瓶不僅造型和歷代扁瓶稍有差異,瓶身上的紋飾更是和華夏傳統的紋飾完全不同。它的紋飾竟是一組組不斷變化的幾何圖案!

先看了一下青花的發色,發現青色幽靜而勻潤,整體比較淡雅,但仍有少許的暈散,這特征很像是雍正朝的制品。

再看胎質,雖不如剛才那幾件現代精品的胎質細膩,但也是上品。

再看了一眼瓶底“大明永樂年制”那雙排六字楷書青花款,李逸笑了笑,這應該是一件雍正年間的外銷瓷,也叫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歐洲人對華夏出口青花瓷的代稱,這裏邊還有一段往事。

鄭和下西洋100年後,葡萄牙崛起並在澳門建立了殖民地,壟斷了當時明王朝和歐洲的貿易運輸。後來,荷蘭人崛起後,和葡萄牙展開了對東印度的控制權,雙方經常在海上擊沉或者俘獲對方的船只。

十五世紀初,荷蘭俘獲了兩艘葡萄牙的大型帆船並帶到了荷蘭,這兩艘帆船被荷蘭人稱為克拉克,而這兩艘船上又恰好裝載著數萬件明帝國外銷的青花瓷,這是西歐第一次見到數量如此驚人的華夏青花,於是克拉克瓷由此得名。

明末清初,因為戰亂的原因,外銷瓷出現了斷档,康熙朝經濟復興後,外銷瓷才重新繁榮起來,歐洲各國的商人先後入住羊城港,通過政府渠道訂制了大批瓷器。這些瓷器多是由外國人提出要求或者直接提供貨樣,再由景德鎮或是德化窯廠批量燒制。

這件青花如意扁壺應該就是雍正時期德化窯的出品。

用鑒靈牌驗證了一下,發現果然沒錯後,李逸又拿起了一件粉彩的朝珠盒。

朝珠盒,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放朝珠的盒子。因為清代只有達到一定品級以上的文武官員才有資格佩戴朝珠,所以朝珠盒在當時也屬於貴重物品。

朝珠盒的材質有很多種,有木、錫、竹、漆器、瓷等。盒子的造型有一整塊方形的,也有呈環形的。官員必須到專門的店面購置,普通人根本無緣獲得。

由於朝珠盒只能由官家使用,所以流傳下來的非常少,如果是易碎的瓷質就更加罕見,其珍惜程度遠超文房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