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忽悠還是專家?(第2/2頁)

開國六十多年,你就說這玩意它有多少吧!李逸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只是這部分的相關資料摞起來,就能趕上一個兩三歲孩子的個頭那麽高!

這些東西不但都要看,尤其貴重的東西最好是還要記得住,就算是記不住也要有個印象,否則每看到一件疑似的都要查上一遍,沒累死也把客戶給等跑了。

再加上古玩幾大項中那些常用的作假手法,仿制品的特征區別,以及歷朝歷代仿制名家的相關資料以及一些出名的仿品,你就說有多少東西要記吧。

媽蛋,看來這活也是驢屎疙瘩外面光啊!

和李逸不同,譚默軒他們就沒這方面的苦惱,因為他們從開始接觸這一行就開始記這些東西,雖然未必有典當行準備的這麽齊全,但最多也不過是及時更新一下罷了。

其實遠不止這些,李逸要補的課還有很多,別人幾十年才逐漸掌握的東西,他想要全部記下來,就算他真的是掃描儀加電腦,也要花上不少時間才行。更何況,別人幾十年往往只精研一個方向,他呢,哪個都想涉獵,這麽貪心,不累他累誰?

不過好在他鑒定結果方面不會出錯,有鑒靈牌保底,心理壓力什麽的對他來說根本就不存在。再加上過目不忘,再加上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他是真的有點喜歡上了這一行當,所以看起來也沒覺得有多累,相反,很多時候還能從中找到不少樂趣。

可以這麽說,經過了幾個月的儲備,他的鑒定師之路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

一邊看書一邊吐槽,漸漸地李逸沉了進去,直到一個電話將他驚醒,才猛然發現,居然已經過了吃晚飯的時間!

打電話過來的是胡志遠,老爺子這一次像是喝了點酒,抱著電話就不松手,足足說了半個多小時,說的李逸差一點汗流浹背。

老爺子沒說別的,整個電話從頭到尾都在講一件事情,那就是李逸將來在書畫這兩方面的發展問題。

雕刻和書畫,從一定角度上來講,應該是一體兩面,這二者聯系很緊密。

如果書畫不過關,雕刻技藝再高明,也只能成為一名匠師。因為你是將別人設計好的圖案雕刻出來,就算是因為技藝高超能夠賦予雕件靈魂,那也只是一半的靈魂,因為你對這件作品的結構、線條、表現力等等方面的理解還停留在按圖索驥的階段。

可是書法,正如上次他在鐘皓晴家裏時兩位師父判斷的一樣,他現在是在吃雕刻練習的積累,手腕控制力強的紅利,進步快的原因是因為之前水平太低,現在是補償性的增長,他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夠僅憑肌肉記憶就能控制筆力的程度。

更何況,書法是開始練習了,畫呢?如果不能掌握構圖、布局、線條、表現力這些方面的精髓,在雕刻上想達到胡志遠甚至超越胡志遠的程度,那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鑒定方面,他即便涉獵再多,有鑒靈牌打底,剩下的也無非就是多看多記罷了,可是書畫呢?每一筆、每一篇都是千錘百煉練出來的,如果再想像鑒定那樣全面發展,無疑是在找死!而且就算真的找死,也絕對練不出來!

你可以隨便臨摹歷代的名家名作,也可以涉獵所有感興趣的方面,但所有的所有都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必須設定一個主要發展方向。在保證這個主要發展方向沒問題的前提下,才能去尋求所謂的觸類旁通、一專多能。

這些都是水磨工夫,即便是有捷徑省的工夫也很有限。

這些道理李逸本來只是隱隱約約的明白一些,可是今天胡志遠突如其來的一通電話算是徹徹底底的將問題講清楚了。

夢想很清純,可現實它卻很淫蕩!

慢慢來吧,還好年輕,有的是時間……

忙忙碌碌的一天過去,新的一天到來,一睜眼李逸就苦笑了一聲,今天,竟還有一場酒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