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是腫麽了?(第2/2頁)

因為,聽他們話裏話外的意思,竟是徐淩和譚默軒從一開始就不看好,力主要買的反而是那個到現在都不知道叫什麽名字的年輕人!

我草,這尼瑪不是在坑人嗎?雖然幾百萬對於王慶武來說不算一筆大數目,可再怎麽說那也是錢啊!更何況,在朋友圈裏,他一向以眼力出名,這次如果下了這麽大的力氣竟買回去一幅贗品,傳出去他可丟不起這人!

越想越不舒服,王慶武決定直接去找徐淩聊聊,讓他幫著看看這幅畫,如果真是狗腿兒打聽回來的那個結果,還要想個辦法才行。鈔票事小,關鍵是這張臉!

因為拍賣還在進行,就算是不想參加了也不可能放你中途離去,所以王慶武很容易的就找到了正在另一間屋子裏聊天的徐淩和譚默軒。

徐淩雖然不喜這人的為人,但他的截胡從事實上挽救了小師弟的打眼,所以還是決定指點他一番,也省得他出去到處亂說,壞了他的名聲。

“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深翠軒圖》,故宮博物院裏正好也有一幅……”

話說到這裏也就可以了,徐淩看了一眼臉色蒼白的王慶武,扭頭接著和譚默軒聊天,這人啊,有時候就不能太過精明!

房間裏的拍賣繼續進行,這次是一件晚清的青花瓷碗,不是什麽精品,兩萬多被那個民間知名的收藏家拿下,然後又拍出了幾件普通的物件,今天真正壓軸的東西要出場了!

已經回到了座位上的王慶武一看王老九拿出來的東西,差點跳起來破口大罵,尼瑪先弄出來一幅明末老仿的文徵明,現在竟然又拿出來一幅《清明上河圖》的局部!你踏馬究竟是挖了哪個明朝老混蛋的墳?

和那幅《深翠軒圖》不同,這幅《清明上河圖》就是有一百個徐淩加上譚默軒說是真的都沒人信,甚至連上台看畫的人都是匆匆掃了一眼就下台了,開拍的時候更是出現了冷場。

看到沒人接招,王老九也不著急,反正那幅《深翠軒圖》已經大賺特賺,這幅畫出不出手根本無所謂,本來把它放在壓軸就是想取個話題性,今天拍出去的好東西已經夠多的了!

又等了一會兒,看到還是沒人叫價,王老九決定再最後努力一下,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明末造假高手王彪?野史有評,其善畫精於臨摹,嘗仿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幾欲亂真!這幅畫我找人看過,就是王彪的仿作!”

編,你就接著編!明明這幅仿的就是仇英,你居然敢說張擇端……信你才是傻蛋!

讓眾人沒想到的是,竟還真有個傻蛋跳了出來,

“八萬!”

八萬正是這幅畫的底價,而喊價的正是李逸!

一看李逸連這幅畫都要出價,王慶武的心都差點碎了,這尼瑪根本就是個白癡的富二代啊!連這種一眼假的《清明上河圖》都敢花八萬,還有什麽是他不敢幹的?我剛才怎麽就財迷了心竅,跟他去搶那幅假畫,可不是自己作死嗎?

王老九又等了一會兒,發現除了李逸,還是沒有一個人報價,就哈哈一笑,

“成了,小兄弟,這最後一件壓軸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你的了!有眼光,大便宜!”

台下眾人聞言最少有一半的人都咧了咧嘴,這幅畫本身是殘本先不說,最關鍵的,只要書畫基礎不是太差就能看出來,這幅畫上隱隱約約的存在著兩個人的筆跡,很明顯是後來修補過的。

偽作還修補過,這就是一幅劣質到不能再劣質的爛貨啊!八萬,白送給我都嫌丟人!

這幅畫確實是修補過的作品,不過究竟是不是劣質到不能再劣質,李逸卻有自己的看法。首先,這幅畫的作者是仇英,而修補者雖是一個無名之輩,但從修補的比例來看,這幅畫還是仇英的真跡占大多數,而且修補的也大多不是什麽關鍵的地方。

其次,這幅畫的價值究竟如何,要看我們是從哪方面去認定。如果只是想拿去賣了賺錢,當然是賺不到什麽錢,甚至能夠不賠就算是遇到凱子了。可如果將這幅畫拿給一名學習書畫的人用來研究,那就只能說這八萬塊錢花的超值了。

這就是李逸出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