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2/2頁)

這家夥兩眼發亮的說完,一擡頭,看到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對,不由笑道:

“我就是跟著常槐之常老學了一下明清青花瓷的鑒定,這件正好撞槍口上了,用不著那麽驚訝吧?”

撞槍口?小子,你這所謂槍口怕是大炮口徑的吧?要不怎麽什麽東西都往上撞,它怎麽就不撞我們的槍口呢?

李逸看到有點冷場,撓撓頭皮,轉身將剛才看到的那件玉杯和玉跪人拿了過來,

“這兩件也很好玩,和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

何尚坤伸手一攔,笑道:

“你小子先別急著打岔,咱把話都說完了。你說,就這麽一件瓷器,它能值多少錢?”

李逸苦笑,這件青花在某些方面和他那件永樂大罐有得一比,遇到感興趣的估計能大賺一筆,如果遇到不感興趣的,嗤之以鼻算是輕的,多半還會說他們拿臆造的假貨出來嘩眾取寵,是想捧紅某磚家……

“這我真確定不了,何老師您還是自己來吧。”

何尚坤點點頭,像這件的造型,正常賣估計是賣不出什麽好來,但如果能上拍就有搏一把的機會,因為現在很多人的審美觀都不大正常……

其實,某些古人的審美觀也未必正常,因為他很快就注意到了那個奇葩的“禦制”玉杯……

“這件有可能是朱三太子的,但更大可能是吳三桂的。”

莫老是玉器鑒賞大家,只是將玉杯拿在手上看了一陣之後,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因為吳三桂稱帝的時候已經是窮途末路,而且稱帝後沒多久就病死了,所以出了這麽個玩意也很正常,我看沒什麽價值。倒是這件,雖然仿的漏洞百出,可我們為什麽非要認為它是仿的呢?玉跪人又不是只有殷商才有,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成民國原創的一個造型,這樣它的價值不就上去了嗎?”

李逸聽得連連點頭,不得不承認,姜還是老的辣,任何問題,換一個思路就很可能會柳暗花明,換一個角度很可能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對了,莫老,我剛剛看了一下那些還在贖回期的玉器,怎麽都是些現代的制品,而且好像還都是一個地方出的,這是怎麽回事?”

莫老笑笑,還沒來得及說話,劉明倒是先開了口,

“這種情況很正常,其實你可以將典當看成是一個小型的金融機構,只要你拿得出他們看得上的抵押品,就可以從這裏套取一筆資金去周轉。你說的那種情況應該是某家玉器廠或者某玉器商販抵押的貨物吧。”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

“其實我這邊也有,一名畫家一次性典當了自己的幾十幅作品,另外還有他收藏的十幾幅名家之作,怎麽樣,有沒有興趣看看?”

看到李逸點頭,劉明一副老懷大慰的模樣,

“嗯,有上進心就好,正好我活多幹不完,少了那七八十幅,也能輕松不少。”

“……”

因為還要加班,所以莫老的大餐推遲了,幾個人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回去接著奮戰。

李逸當然沒有看劉明說的那些畫作,因為他自己還有一大堆的珠寶要核查,當然,劉明也只是和他開個玩笑而已。

寶石造假的手段相當多,尤其是一些半寶石,更是造假的重災區。但不管怎麽造假,基本上都離不開改善底和色,所以只要發現特別出眾、特別漂亮的寶石,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在正規的寶石鑒定證書中,會使用一些縮寫來標示有關寶石的處理情形及程度。其中,H(d)代表熱處理明顯殘留物,H(Be)代表以化學元素進行的熱處理,C代表鍍膜處理,D代表染色處理,O則代表浸油處理。

除了上述幾種,還有更為惡劣的重熔再造、樹脂合成、漂洗充膠、低档寶石冒充高档寶石等等手段,讓人防不勝防。

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作假手段也日新月異,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染色升級成了改色,迷惑性更強,更加考驗消費者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