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講良心的老板娘(第2/2頁)

李逸點點頭,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我在寶島和日本都有很多魚友,我想,他們如果知道你這裏有那麽多極品的金魚,一定會迫不及待的飛過來找你,你看……”

“陳叔叔,這些魚我都不準備賣魚苗,而且說實話,他們買回去還真未必有我養得好,不如等它們都長成了再說?”

陳祥福點點頭,雖然這些魚看起來還很小,完全長成還要好幾年,可是一想到有機會買到這些極品的金魚,他就高興起來,老子今天只是看到魚苗就失態了,等那些老家夥真正看到成魚的時候,還不知道要激動到什麽地步呢!呵呵,到時候恐怕要多準備幾瓶速效救心丸才行!

最後,李逸把鉆石以和王浩青相同的價格賣給了陳櫻瞳,只是這丫頭得隴望蜀,臨走時還一再交代李逸一定要把那塊祖母綠玻璃種交給她加工,否則她就直接以她女朋友的身份登門,直接問李母要,頓時又讓李逸糾結了,這話說的,你讓他是該給還是不該給呢?

送走父女二人,李逸看了看時間,決定去馬連道轉轉,這次他的目標是紫砂壺。

紫砂壺是漢民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蘇江興宜蜀丁鎮,故又名宜興紫砂壺。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時大彬、陳鳴遠、楊鳳年再到近現代名家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

一款大師制作的紫砂壺,動輒數十上百萬,其中,更是不乏價值幾百萬的精品,可謂是拍賣會和收藏界的寵兒。

有資料顯示,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價位已在數十萬了,其制作的名壺大石瓢紫砂壺,更是在08年就拍出了315萬的天價,可見其增值之迅猛!

紫砂壺潘家園市場也有,還不少,可是真正想看到一些名品,還是要到馬連道去。

馬連道是聞名全國的茶葉一條街,近幾年,隨著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大量基於茶文化、茶特色的新生事物也在馬連道街如雨後春筍般不停湧現,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性商業氛圍”。而紫砂壺,作為品茗聖品,更是商家雲集,足以與興宜的紫砂壺市場相媲美。

按照業內的說法,紫砂壺一般可以分為三種档次,最基本的就是實用器,價格一般在數百元左右。如果超過千元,甚至數千元,就可以升級為把玩級,這種壺做工相當不錯,基本上都是具有各種工藝技術職稱的人員所做,運氣好的話,日後還有可能具有升值空間。

最高級的就是珍藏級,但要想買到這個級別的真品可不容易,不但要有錢,很多時候還要有關系。隨便一把壺動輒數萬,有些高手藝人的作品甚至已經預約到了數年之後!

像紫砂壺這種東西,想撿漏幾乎不可能,想上當卻容易的很,所以李逸也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能夠買到所謂名家的最好,買不到,隨便花個幾千塊錢,買一件把玩級的也不錯,說不定運氣好,那哥們過個十幾二十年直接升級名家,也算是撿了一個便宜。

他直接驅車沿著三環一路西行,在麗澤橋直接右拐,從車站南路一路殺到了馬連道,一共也只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停好車,李逸左右張望一番,直接走進了車尾正對著的那家紫砂壺店。

這家是一家大店,店內,紫砂壺的銷售區域被分成了兩塊,中間擺放的都是普通紫砂壺,兩邊的櫃子裏,放著的則是標價從幾千到數十萬的所謂名家之作。

簡單的瀏覽了一下,李逸發現,凡是他記得名字的,作品就沒有低於十萬的,於是盤算了一下,就大概猜出了其中的虛頭,不禁搖搖頭,準備換一家再看。

走到門邊的時候,忽然看到左手邊的櫃子裏竟只擺了一把壺,好奇的湊過去一看,發現居然是何道洪的作品,標價62萬,不由站住了腳步,

“老板,這把壺能拿出來看看嗎?”

老板是一名胖胖的中年婦女,就站在門口,一看是剛才那個從寶馬X5上下來的年輕人要看壺,連忙笑著走了過來,

“小兄弟好眼力,我多嘴問一句,您這是要送禮還是自己玩啊?”

哦?買把壺而已,還有這個講究?

“呵呵,你要是自己玩,就買這把,要是送禮,我建議你看看那邊的壺,我們做生意講良心的,不坑人!”

這下李逸更好奇了,買把壺居然都跟良心扯上了,這是怎麽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