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型拍賣會(第2/2頁)

若是把華夏瓷器生產繪制成一個數學曲線,那麽明末清初這一段時間無疑是處於波谷,而它的兩頭連著的正好是兩座波峰。前一個是明代嘉靖、隆慶和萬歷朝,後一個則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

天啟官窯瓷產量本來就很小,流傳至今的就更少了。而且,天啟年間的瓷器被發現的也很晚,大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才有人提出天啟瓷這個概念,之前一直都是以明末來代替。

天啟年間,因為朱由校性格懦弱,對政權缺乏信心,不大管理朝政,因此官窯器反而缺少了束縛,風格一改嘉靖、萬歷年間的繁縟之風,轉而疏淡、致遠,透出一股清流。

和天啟官窯器相比,這件提壺做工稍顯粗糙,但風格更加的自由,不但造型奇特,畫風也是樸麗而且隨意,青花發色清淡,確實是天啟年間民窯的青花制品。

提壺起拍價十八萬,經過十數輪的爭奪,剛才問李逸的瓷碟是否參加拍賣的郭老板以三十五萬的價格將其拍到了手中。

“第三件,是一件現代藝術品,江浙美術學院的年輕教授,華夏著名山水畫家沈卓如先生的一丈二橫軸聽濤圖,起拍價一萬!請大家開始競價!”

一丈二?李逸想起了自己的客廳,好像這個尺寸還可以。既然這幅畫能拿到這裏拍賣,想必是得到了某位甚至某幾位大師的認可,一萬這個價格真心不貴。

看看沒人應聲,他將手舉了起來,

“一萬。”

“呵呵,有人出價一萬,還有沒有更高的?這幅畫沈老師耗時近三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哦!”

半晌,才有一個人舉了下手,

“一萬一。”

李逸等了一下,再次舉手,

“一萬二。”

這一下,再也沒有人報價了,王老笑呵呵的一錘定音,一萬二成交!

接下來,又拍出了五件藏品,然後就輪到李逸那件粉彩瓷碟了。

“起拍價二十萬,現在可以報價了!”

王老聲音剛落,剛才拿下天啟青花提壺的郭老板就舉起了手,

“王老,我能先問馬老一個問題嗎?馬老,請問這件粉彩瓷碟能修復到幾成?”

在得到王老的示意後,郭老板問道:

馬老扭頭看了郭老板一眼,傲然道:

“九成八!”

郭老板謝過馬老,直接出價,

“二十萬!”

“呵呵,我以為小郭下了多大的決心呢,三十萬!”

“你們都太小氣,我出五十萬!”

兩次報價就漲了三十萬!李逸被這種加價幅度驚住了,諸位,這可是一個摔成兩半還沒修補好的瓷碟啊!完整的也才不過價值一百多萬,這……這也太瘋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