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金箍棒的音樂天賦(第2/3頁)

據說,當人把平伸時,手背上,如果出現與2345指一一對應的凹陷(就像酒窩一樣的小凹槽),這種手好像更適合彈鋼琴。

就這點,我一直找不到科學依據,但我遇上過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一般彈琴彈的好的人,手背上都有這樣的凹槽。樓主,你可以看看你自己手背上有沒有這樣的凹槽,如果有,說明你也有彈琴的天賦哦。

……

這個回帖發出去後,立刻就有人回復,說他們手背確實有這樣的凹槽,從側面印證了林在山的這個說法。

金箍棒看到後面這個回帖,也立刻回帖了:

……

崔健同學,你說的手背後面有凹槽,這個不是天賦,一般從小練琴的人,鋼琴彈多了,指骨關節會往後掰,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這樣的凹槽。只要從小就練琴,並大量練習過鋼琴的人,手背後面都有這種凹槽。我就有。

……

林在山以崔健的小號給金箍棒回復:

……

不一定。我認識幾個朋友,也是從小練琴的,且長時間的練過鋼琴,但他們手背就沒有特別明顯的凹槽。客觀的講,他們的鋼琴天賦確實很一般,彈的不如有凹槽的人彈的好。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我才更加相信手背凹槽的人彈琴會更好。——當然,我這種判斷很片面,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大量的統計印證過,這純粹是我個人的經驗談。

……

金箍棒心情好好的給崔健又回了貼:

……

你說的彈了很久鋼琴手背還沒有凹槽的,是因為他們的手太胖吧?指關節掰不過來,如果手指常掰,手背上肯定有凹槽的。一般手指不夠靈活、掰不過來的人,彈琴肯定不行。這要說起來,也算是一種天賦了——手指必須能掰的很開,才能彈好琴。

……

林在山笑著給金箍棒短回了一帖:【哈哈,仔細想想也是啊。】

聊起來後,楊青霞也來了興趣,針對鋼琴天賦這件事,發了個小長貼,來發表她的看法:

……

上周我有幸聽了一場全球頂尖音樂學院教授的講座,眾所周知的近期一些超紅的古典鋼琴明星有好幾位都是這個教授的學生,他是見過天才的,所以他說的話,是有一定權威性的。

這位教授結束後是提問環節,有一個14、5歲的小女孩,滿懷期待的走到教授面前,用稚嫩的聲音問教授:“怎樣確定自己是不是在音樂方面有天賦呢?”

這位教授給出的回答是,知道自己在音樂方面有天賦,是4、5歲的時候就該被發現的,如果15、6歲才發現自己有天賦再培養已經晚了。

這教授說的話,應該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了。

天賦這種事是確實存在的。

我看過林大叔早年的經歷,他都是靠自學成才的,他為什麽能紅?這和他身上的音樂天賦是分不開的。

看他現在的作品,更是能感覺到爆炸性的天賦。

這就是所謂的天縱奇才吧。

一般來講,音樂天賦是幼童時就很明顯的一種顯現。即使大器晚成的貝多芬,也在兒時也有過人的音樂才華並被他的父親發現。

以我個人說,嬰兒時期我媽媽就發現離開我我就哭,一哭什麽都哄不好,但一放音樂我就會停了,會跟著音樂閉著眼睛很享受的搖擺(還有現在看了都會笑出來的照片哈)。

3歲我就經常哼唱自己想的旋律了,4歲開始學琴(古箏),並馬上能即興彈出悅耳的曲子,而且越多人看,我彈的就越好。這麽說可能有點臭屁了,但這確實是我身上的真實情況。我只是以自己來舉個栗子,說明天賦的存在。大家要看的不爽,吃了我這個栗子就好,別罵我,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我就是個喜歡音樂的人。

至於樓主說的問題,前面崔健同學講了,這是相對音感和絕對音感的問題。但其實吧,基本上所有人心裏的旋律比彈出來快的。有天賦的任,對鋼琴的音高熟悉一下就可以彈出來了,摸索下就可以即興伴奏,不需要認真學習。但如果彈不出來,也可能是鋼琴這項樂器不適合。你可以嘗試一下學別的樂器,沒準學吉他,會比學鋼琴會更適合你。人在總的音樂領域是有天賦之差的,在各種樂器上,其實也是有天賦之差的。摸索到最適合你的樂器,才能找到最正確的學習路徑。

反正就我個人來看,什麽才代表有音樂天賦?較好的節奏感,固定的音準,能輕易的感受到音樂情緒及變化,能夠聽辨出不同的音色差別,可以忘我的投入到音樂中並且感同身受,能聽到音樂中細微的力度及和聲色彩的變化……大概也就是這些了,但是其實你只要多學習多訓練,就算沒有天賦,也能做到至少看起來像是個有天賦的人。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