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顛沛流離(第2/2頁)

於是就有人專門牽頭,讓瑞家把這只毛公鼎拿回來,舉辦了幾次拍賣,最後這只毛公鼎輾轉被當時擔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的大收藏家、後來國學館館長葉恭綽買到了手中,然後就存入了大陸銀行。

不過這只毛公鼎的故事,也並沒有就這樣結束,這絕對是一只命運多舛的國寶。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葉恭綽避走香港,因為日本人兵鋒進展太快,他從浦海走的也比較匆忙,這只毛公鼎最終未能帶走,於是就把這只鼎藏在了浦海的寓所裏。

不過這只鼎的名氣這麽大,那幫日本強盜,可一直都惦記著呢,甚至還把這只毛公鼎,列進了他們侵華之後,必須搶奪到手的寶物之一。

由於當初拍賣的時候,葉恭綽是用假名買得毛公鼎,所以日本人在占領了浦海之後,也只是大概知道這只毛公鼎現在就在浦海,但是具體這鼎,到底在哪裏,日本人無法查知它的下落。

葉恭綽到香港後,就給他的侄子發了電報,囑咐他的侄子葉公超有朝一日將鼎獻給國家。

日本人把浦海翻了個底朝天,結果都沒能找到這只毛公鼎,這可是讓他們負責這件事的辦事人員大發雷霆,最後他們幹脆就勾結了不少浦海的地痞流氓,讓他們幫忙打聽這只毛公鼎的下落。

這幫地頭蛇畢竟比日本人更熟悉浦海,而且這幫家夥也根本就毫無節操可言,對他們而言有奶就是娘,誰給錢,他們就給誰辦事。

所以這毛公鼎還真就被那幫流氓給找到了,不過這幫流氓也不是傻瓜,他們和之前發現這鼎的董家村的村民一樣,都沒什麽契約精神可言。

尤其是他們知道這只毛公鼎的價值之後,就更不願意把這只毛公鼎送給日本人了,日本人知道之後,當然是雷霆大怒,派了幾波的浪人,特務,來搶這只鼎,可那些流氓畢竟都是地頭蛇,而且在浦海經營了多年,汪偽政府成立之後,他們更是攀上了不少汪偽政府裏的關系,這樣一來那些日本的文物特務們,倒也不好公然對他們下手了,畢竟傷害隊友這樣的事,上面不願意見。

不過那葉公超也不是什麽良善之輩,他也是浦海的老江湖,知道這鼎被地痞流氓們搶走之後,也糾集了一批人馬,和那幫流氓發生了沖突,最後那只鼎是幾經易手,甚至差點被來拉偏架的日本軍方奪走,葉公超沒能討得好,被日本人抓緊了監獄,不過這個人倒是蠻有節氣,拼死保護,誓不承認知道寶鼎下落。

葉恭綽為救侄子,專門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給了日軍,這樣葉公超才被被釋放。然後在1941年夏,這葉公超密攜毛公鼎逃往香港。

但是這葉家叔侄也是點子太背,才團聚不久,香港就被日軍攻占,為了能保住這只好不容易帶到香江的毛公鼎。

葉家人只好又委托托德國友人,將毛公鼎輾轉返回上海。

後來因為日本人的掠奪壓迫,葉家人生活困頓,又將毛公鼎典押給銀行,最後是富商陳永仁出資贖出,這樣毛公鼎才不至於流浪他鄉。

1946年日本投降,陳永仁直接將毛公鼎捐獻給了當時的國民政府,隔年由浦海運至金陵,收藏於當時的中央博物館。

到了1948年,KMT當時大勢已去,要退守台灣,於是就把大量金陵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南遷,運到了台北。

1965年,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建成,稀世瑰寶毛公鼎成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放在商周青銅展廳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換的展品。後作甚至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兩大紀念章上的雕像之一。

可當時的KMT恐怕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當年他們和日本人拼死拼活保存下來的寶貝,居然要被他們當年心慈手軟留下的一些日本雜種去獻給他們的日本幹爹,如果他們要知道這樣的後果的話,恐怕當年就不會手軟留下這些雜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