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倒黴的創始人(二)(第2/2頁)

這時候松方幸次郎已經是個六十多的老頭子了,看到國家這次也在自己面前低頭認錯,再加上二戰後的日本確實是百廢待興,於是也就生出了愛國之心。

他親自跑到法國和法國政府打了一場官司,最後因為各路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法國政府也不好當著全世界的面耍流氓,只好承認這些畫是松方幸次郎的私人財產。

而在他們承認這些畫是屬於松方幸次郎的私人財產之後,松方幸次郎轉頭就把這些畫,全都捐獻給了日本政府。

這下法國政府是再也沒有任何借口扣留這些畫了,只能把這些畫歸還給日本政府,不過在歸還之前,他們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日本政府必須建立一家專門的西洋美術館,來專門展示這些西洋油畫。

而這與松方幸次郎的願望是不謀而合,而日本政府一看能把這些油畫要回來,更是忙不叠的答應了這個要請求,最後還專門請了那個法國的設計師來設計這家美術館。

於是這就有了這家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的由來,最早的時候,這家美術館專門展示的就是松方幸次郎的這400多幅油畫,後來又有一些陸陸續續由館方購買收藏的油畫加入進來,再到後來這家美術館的名聲是越來越響,就陸續又有一些企業和個人把自己私人搜藏的油畫,也拿到這家美術館來寄存展覽,就這樣這家美術館的展出就是越來越火爆了開來。

而且這家美術館的藏品也一件件名氣都不算小,叫得上號的繪畫作品就有魯本斯的《豐饒》和雷諾阿的《阿爾及利亞風格的巴黎舞女》,而名氣更大的則是莫內的《柳》和《睡蓮》,甚至還有高更和畢加索的作品。

其實莫內的作品這家美術館一共有十幅,只不過這裏面的《柳》和《睡蓮》才是屬於博物館館方的,至於其他的八幅則是屬於寄存性質的,是日本其他企業或者是私人的財產。

而高更和畢加索的作品,也是如此,幾乎大多都是屬於企業或者私人性質,很少是屬於館方自己的。

金沐晨把那些掛著名畫的地方幾乎都轉了個遍,因為博物館裏目前還有人,所以他也不方便下手,只能是先看著。

等那幫人都走了再做打算,畢竟這美術館裏的名畫,雖然都是掛在墻上,可是也都通了電,是有監控系統保護的,就算想下手,也不能在這個時候,還是先考慮把地下倉庫裏的東西弄到手之後再說。

墻上的名畫都看了個大概,金沐晨又到門口去看了看,因為那邊還有不少羅丹的雕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羅丹親手雕刻的那扇《地獄之門》,這幅作品就擺放在博物館的大門外,因為體型巨大,而是純銅雕塑的作品,重量更是高達數噸,所以博物館方面也並不擔心有人會偷這麽個大物件。

想要把這尊雕塑帶走,最起碼你的開起重機和大卡車進來才行,而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下,除非博物館的人都是瞎子,否則你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把那些車子開進來,把這尊雕塑給搬走。

金沐晨原本還琢磨著是不是應該,把這尊雕塑帶走來著,可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在光顧了東京國立博物館之後,他的紫玉空間已經基本快滿了,實在是裝不下這麽個大物件。

而且羅丹的雕塑雖然值錢,可是這樣一件作品,在拍賣市場上撐死了也就值個千八百萬美元,而且目標還這麽明顯,所以實在不值得為了這麽個大家夥在去浪費時間。

把這美術館也轉得差不多了,金沐晨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到淩晨四點多了,再過一會兒,可能就會天亮了,不知道樓下那幫家夥還有沒有在繼續工作,想到這裏他就又再度來到了地下室。

等到了這麽一看,這幫日本人還真是夠敬業的,這時候居然還在搬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