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日本人和梵高(第2/2頁)

而後來梵高的說法則是,這半只耳朵是他自己不小心割掉的……

總之關於兩人之間的花邊新聞,在歐洲是鬧得紛紛揚揚,流傳了許多年,尤其是梵高死後,他的作品價值被他人發現之後,名聲也漸漸大起來之後,藝術界裏關於他和高更之間的關系,更是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還有很多八卦人,專門研究兩人的歷史來著。

和高更分手之後,梵高的人生陷入了低潮,雖然在那之後,他又畫了不少畫,可是卻依舊沒多少人願意承認他的作品。

他這一生中,一共創造了900多幅作品,可最後卻只賣出了一幅。

那就是在他自殺前的幾個月,比利時的一位女畫家,安娜。博赫畫了四百法郎,買下了他的一幅名為《紅色葡萄園》的畫作。

在那之後,沒幾個月,梵高就舉槍自盡了,而在他自殺之後,他的很多畫作,都被人拿走了,因為梵高生前欠了他們的錢,所以他的作品,就這樣流散到了世界各地。

再到後來,繼高更和塞尚之後,法國的另外一位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內突然崛起,人們這時候才意識到了梵高作品的價值,而梵高的作品,這時候才開始走進了藝術大眾的視線。

而到現在,他的畫作,更是隨隨便便就能賣出幾千萬美元的價格,可是梵高本人,卻一點好處都沒能享受到,想想也只能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杯具。

而說起日本人和梵高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早在上世紀的1920年代,梵高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是名聲大噪了,在藝術界有著很高的評價。

當時日本國內就曾經有人,專門到了歐洲,去一個拍賣會上,買下了一幅梵高的《向日葵》的真跡,並且帶回了日本,放到博物館裏展示。

可惜好景不長,到二戰時期,因為美國人的狂轟濫炸,這幅傳世名作最後直接毀於了美軍的轟炸。

不過在那之後,日本人依舊對梵高的作品沒有死心,曾經幾次在世界範圍的拍賣會上對梵高的作品下手。

後來在1987年的時候,在一次倫敦舉行的佳士得拍賣上,當時的一家日本保險公司,安田水上火災保險公司,更是花下了2250萬英鎊,買下了另外一幅梵高創作的《向日葵》。

1987年的2250萬英鎊,按照匯率來計算,當時大概能換3700多萬美元,如果要是放到現在,把通貨膨脹,以及近些年美元拉濫發的因素考慮進去的話,那這幅畫的價值,絕對過億了。

而那家日本的安田水上火災保險公司,當時更是因為這筆拍賣成功,而在國際市場上是名聲大噪,獲得了很多國際大公司的承認,並且在那之後,接到了不少國際訂單。

而在這之後,這家日本公司,也承認他們當時之所以願意花這麽多的錢,買下這幅梵高的名作,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國際上給他們自己打廣告。

而事實證明,這家公司的廣告策略也是相當成功,在那之後他們就成了名號響徹國際的知名保險公司了。

不過正所謂有所得,必有所失,在他們通過競拍這幅名畫,在國際上打響名頭之後,很快日本就因為廣場協議的生效,而陷入了一場大型的經濟危機。

日元急速升值,日本地產泡沫破裂,以至於很多當年他們從歐美購買到手的藝術品,也跟著急速的貶值。

在1990年的時候,就曾經有人給他們當年購買的那副梵高的畫作股價,再把當時國際的經濟環境,和藝術品市場環境都考慮進去之後,當時那家評估機構,給他們購買的梵高的向日葵做出了估值,最起碼貶值了百分之六十……

在得到那樣的評估之後,安田水上火災保險公司,當然是大失所望,就把那幅《向日葵》,從他們總公司大樓裏拿了出來,後來據說因為經濟危機,還轉手給了別人,雖然不知道買家是誰,但可以肯定的事,這幅畫就一直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