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山中商會(第2/2頁)

甚至在1901年,他們還專門在京城的,東城麻線胡同3號設立了辦事處,後來隨著業務的發展的順利,在最輝煌的時候,他們甚至在1917年購入了,原來肅親王家的一處300平米的四合院作為山中商會在京城的分店,而他們在京城,主要展開的就是收購中國古董的業務,當時山中商會京城分店的店長名叫高田又四郎,這家分店裏有日本店員4人,中國雇員15人,而每年山中定次郎會來京城兩次,每次大約停留2周左右。

那時候中國剛剛從滿清的統治中,解脫出來,而且因為國家積弱依舊,現代國家民族的概念,也不過才剛剛成型而已。

當時的政府,對什麽文物保護,文化保護之類的根本都沒什麽概念,也就是趁著這個機會,這山中商會,開始了在中國的瘋狂文物掠奪之旅。

他們平時強買強賣的事情就沒少做,再後來,只要聽說那個地方有他們感興趣的文物,他們就會跟蒼蠅一樣,不約而至。

到了地方就仗著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強買強賣,如果賣家不答應,他們就會使用非常手段。

什麽坑蒙拐騙,那都是小事,如果實在解決不了,他們幹脆就擼胳膊上陣,開始偷,搶,反正他們是根本就不會顧及什麽法律,完全就是一幫隱藏在古董商外皮之下的惡棍,強盜。

最瘋狂的一次,就是這山中定次郎這個老王八親自帶隊,帶了將近二百多人,到晉西噓盜寶……

那個先不說,先說說這三件紫檀家具的來歷。

話說在1912年的時候,那個喜歡開歷史倒車的攪屎棍,狗屁的恭親王小溥偉,為了幫他那堂弟,末代皇帝溥儀進行復辟活動,而籌集軍餉,決定將恭親王府的收藏全部出售。

山中商會京城分店的店長高田又四郎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並迅速將消息通知了山中定次郎。

這山中定次郎一聽,當時就是心頭狂喜,於是叫上了自己的幾個金主,山中六三郎、岡田友次等人,飛速從日本來到了京城。

然後在高田又四郎的陪伴下,來到恭親王府觀看恭王府珍藏的珍寶,當時恭王府的珍藏分為如意庫、書畫庫、玉器庫、青銅器庫等幾十座寶庫。

據這山中定次郎後來親自回憶說道:那些寶庫其中,有不計其數的珍寶,甚至很多珠寶上都落滿了灰塵,而就在玉器庫中,恭王府管家捧起一堆翡翠飾品,展示給了我們,當時把我們都給看呆了。

而站在一旁的溥偉,直接向山中定次郎問道:“這些東西你打算出多少錢收呢?”

山中定次郎臉自己回憶說:當時我的心都已經快跳到嗓子眼了,不過我在表面上,卻不敢露出半分喜色,暗想這次買賣可做大了,同時在想這大清國,如此富庶,怎麽就會這麽敗亡了呢?這個問題,我以前想不明白,可是當我看到這個恭親王溥偉,和他寶庫裏的珠寶的時候,我就豁然想通了……

這些關於山中定次郎的回憶,以及山中商會的介紹,其實全都在這三件套的旁邊寫的清清楚楚,金沐晨看到這些介紹的時候,心裏的難受就別提了。

是啊,日本人都能豁然想通了,更何況自己呢!

雖然自己在歷史課本上,曾經無數次的聽說過,滿清政府的腐敗,懦弱和無能,可是等看到這段介紹的時候,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那股切膚之痛。

這恭親王家裏,藏著的都特麽的是金山銀山了,各種金銀珠寶都生蟲發黴了,可是當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他們卻根本就不想著,把自己寶庫裏的錢財拿出來,去振興國家,反而是想著去加稅,壓榨百姓,讓百姓為他們的無能去買單,這樣的朝廷,不亡國,才特麽的有鬼。

在想想那時候的日本,據說在明治維新的時候,為了讓國家有財力去購買歐美的機械,軍艦,連天皇都把家裏的金銀首飾捐獻出來,甚至自己都餓著肚子,每天只吃兩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