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日本藏家三巨頭(第2/2頁)

而在世紀之初,有那麽一條鐵路的修建和一座古城的發現,便聚攏了全世界收藏家的目光。

一九零三年,清政府開始修建連接開封和洛陽的汴洛鐵路,工程的進行使到洛陽前段的時候,在鐵路的沿線,挖掘出了大量的唐朝時期的古墓。

大批古墓隨葬品重見天日,為數眾多的唐三彩、釉陶等出土陶瓷器隨之出現在北京琉璃廠的店鋪中。

而當時的唐三彩,中國人自己並不太喜歡,但是歐美藏家和日本人,對這種東西卻格外的癡迷。

那橫田民輔為了這些唐三彩,更是幾度專門從日本趕到了京城,專門來收購這些唐三彩陶器。

不過那時候他條件還一般,他還不過就是個建築師,還沒有創立橫河電機,所以財力有限,在競爭中,拼不過那些財大氣粗的歐美收藏家,只能靠撿漏過活。

但也不得不說這家夥有眼光,因為當時唐三彩市場火爆,市場上就已經開始陸續出現有唐三彩的贗品,有很多歐美的藏家都紛紛中招。

於是這唐三彩的收藏熱潮,開始紛紛退卻,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這個橫田民輔,靠著自己的眼力,在琉璃廠附近的一家古董店裏,撿了一個大漏,而這個大漏,就是現在金沐晨眼前的這尊三彩貼花雙龍耳瓶了。

這種雙龍耳瓶的造型,其實是起源於希臘的容器造型,唐朝時期,因為國力強盛,絲綢之路暢通,所以和西域地區的文化交流也比較多。

再加上當時的西域地區,有很多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之後留下的城邦國,這些國家當時還沒有被染綠,所以依舊保留著很多希臘國家的生活習慣。

這種雙龍耳瓶的造型,就是那個時期傳入到唐朝的,而之後唐朝的制陶工匠們,為了配合唐朝的貴人們,對異域風情的嗜好,就以白瓷,或者是三彩陶器大量制作,這種雙龍耳瓶。

所以這種雙龍耳瓶,在唐朝的前期和中期,可以說是盛行一時。

眼前的這只三彩貼花雙龍耳瓶,將鮮艷的綠色與褐色釉彩交錯同施,釉液流串交融,同時伴有寶相花紋浮雕圖案,這是唐朝前期和中期的三彩施釉法的典型之作。

所以這尊三彩貼花雙龍耳瓶,絕對可以說是唐朝三彩陶器裏面的代表作品,能夠品相如此完好的保存到今天,那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要知道現在留給中國人自己的,關於唐朝的遺跡,恐怕也就只剩下還沒有被挖開的武則天的墓穴了,剩下唐朝的遺跡,和文物,恐怕還沒日本人收藏的多呢。

這也是讓日本人感到無比驕傲的一點,甚至有些人到現在還覺得,他們日本才是真正中華文明的正朔!

在後來,到了清朝滅亡之後,被趕出了京城,躲進了津門租界區的清朝的遺老遺少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開始紛紛出售自己的藏品。

這就引來了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收藏家,都來到了津門,開始加入到那些古董的競購的風潮中。

而也就是在這場競購風潮當中,這橫河民輔就收到了之前那件白瓷鳳首瓶,而且花費也並不高。

而這兩件瓷器,在二戰結束後,在這橫河民輔自己掛掉之前,就都被他捐獻給了這東京國立博物館!

而且他捐給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珍貴瓷器,還遠遠不止這些,要知道光是他一個人捐給這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瓷器,就構成了這東京國立博物館關於中國瓷器收藏的骨架,由此可見這個老家夥,當時到底搜刮了多少中國的好東西。

所以金沐晨在收好了這件三彩貼花雙龍耳瓶之後,就繼續往裏走,裏面可還有很多這老家夥捐贈的寶貝在等著他呢。

這些精美的瓷器,有些是哪個老家夥花錢買回到日本的,而還有很多,則是他通過非常不光彩的手段,從中國弄到日本的,所以這些東西,不管怎麽來的,金沐晨都要統統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