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唐代陶瓷(第2/2頁)

就比如現在金沐晨眼前這只白瓷鳳首瓶,造型絕對可以說是醜陋,做工也根本和精美不搭邊,但正因為它的存世量少,另外這可是鳳首瓶,這樣的東西,肯定是唐朝時期的皇宮裏的貴人們才能用的。

有了皇家禦用的加成,這件瓷器的價格,立馬就會翻上幾倍。

如果原本就這麽一只白瓷瓶子的話,以他唐朝瓷器的身份,那肯定也得值個七八百萬,但是如果加上皇家禦用的加成,那就最起碼要翻上一百,能夠達到一千五百萬人民幣左右的報價。

所以盡管這只白瓷鳳首瓶,並沒有被日本人評為是他們的國寶,但這件白瓷鳳首瓶,金沐晨還是笑納了。

收好了這只白瓷鳳首瓶,金沐晨在繼續往後走,很快就看到了之前他來踩點的時候看到的那只,三彩貼花雙龍耳瓶了。

這只雙龍耳瓶大概有三十多公分高,細脖頸,在瓶身上有一朵牡丹花的團,兩只把手是塑造成雙龍吸水的模樣,做工精美漂亮。

最關鍵的就是這雙龍把手,就基本已經肯定了這只雙龍耳瓶,絕對是當年皇家禦用的器皿,很有可能是唐代某一個皇帝的墓葬品。

這樣一來,這只雙龍耳瓶的身價,立馬就不一樣了。

而且這可是一件唐三彩的陶器,盡管不是陶瓷,可因為他是正宗的唐三彩,而且還是皇帝禦用的耳瓶,這樣一來,這東西的價格,立馬就和那些三彩馬什麽的立分高下了。

唐朝的時候,因為瓷器還沒有盛行,當時人們使用盛水的主要器皿,還是陶器,而且達官顯貴們主要的觀賞器,也是陶器。

而如果是什麽顏色都不帶的粗陶,那些貴人們可就看不上眼了,畢竟粗陶那玩意,就是泥巴燒出來了,也太過下裏把氣息了,完全合不上貴人們陽春白雪的氣質。

於是一些燒制陶瓷的匠人們,就開始找陶器的造型,和色彩上下功夫了。

最開始這些匠人們燒制最成功的就是唐三彩的馬,要知道唐朝開國的時候,可是軍功立國,那時候的唐朝,不光是武將們能打,就連皇帝也是馬上得天下的皇帝。

所以唐朝初年的皇帝們都非常喜歡馬,尤其到了唐明皇的時候,因為到了開元盛世,唐玄宗的文治武功都已經超越了他的先祖,所以他本人也非常喜歡馬。

宮廷的禦用工匠們就燒制了很多的三彩馬出來,結果這些東西自然是很得那位唐明皇的喜歡,正所謂是上行下效。

這樣的三彩馬也就開始在上層的圈子裏流行了開來,上至皇帝,下至文臣武將,再到下面的各級小官,和有錢的大商人們都非常喜歡三彩馬。

以至於他們死了之後,都會把三彩馬拿下去做陪葬,這也是為什麽,建國後咱們國家發掘了幾座唐代的古墓,都有三彩馬出土的主要原因。

到了唐朝中後期,因為人們審美情趣的轉變,工匠們也開始嘗試著燒制各種不同的三彩陶器,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三彩陶器的誕生。

當然這些陶器,除了實用的功效之外,也是達官顯貴們平時喜歡的觀賞器,並且死了之後,也會隨他們下葬的。

而在後來的明清時代,咱們國內的古玩市場上,其實也有很多唐三彩的陶器流通,但卻一直不是很受歡迎,因為那時候的收藏者們都嫌這東西晦氣。

畢竟是墓葬品,而且還是那些死人們用過的,所以就算他們心在大,也難免會犯膈應。

因為沒市場,所以販賣這種唐三彩的人自然也就不怎麽用心,保存條件當然也就不好,於是很多出土的唐三彩陶器,在那個時候就差不多都毀了。

等到清朝末年的時候,市面上基本就已經沒有多少唐三彩的陶器了,即便是有,也都被那幫歐美藏家給搜刮走了。

而日本人當時是後起之秀,來中國占便宜的時代比較晚,等他們來中國搜刮這東西的時候,基本已經沒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