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臭名昭著的探險隊(第2/2頁)

只要是他們發現的文物,幾乎都逃不出他們的毒手,而如果是他們搬不走的,那就直接毀掉,也不會給中國人留下。

所以他們犯下的罪惡,絕對可以說是罄竹難書,就是現在那些名聲不佳的摸金校尉,論品格都比他們強得多。

日本現在收藏的那麽多中國文物,其中不敢說有一半,但最起碼也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是這只臭名昭著的探險隊,通過各種不要臉的手段,從中國強取豪奪弄來的。

所以現在中國的考古學者,但凡要是知道這只探險隊的,那幾乎無一不是恨他們恨得咬牙切齒,甚至有些年輕的考古學者,在知道他們的惡行之後,更是恨不得直接來到日本,把這幫家夥的祖墳都給刨了,直接讓他們挫骨揚灰。

而在日本這只大谷探險隊的聲譽卻很高,很是受那些日本考古學者的尊崇,原因自然很簡單,這些日本考古學者,說白了就是這些強盜的子孫,對於他們那些強盜爺爺,他們哪能否認他們的功績。

而且要不是他們這些強盜爺爺,現在日本又怎麽會有這麽多的中國古董收藏?

所以他們當然要在日本,極力的美化這些強盜,不容許有人玷汙他們的聲譽,這樣一來這大谷探險隊,當年在中國犯下的罪惡,就被美化成了美德,在日本的考古界裏是非常的有口碑的。

關於這只佛頭,也是當年這只探險隊在得知歐洲的那些文物販子,斯坦因、斯文·赫定在中國的邊疆,西域地區找到了不少好東西,回到歐洲發了財之後,他們也就動了歪心思。

於是在明治時期,這只大谷探險隊就前後三次前往中國邊疆和中亞地區,瘋狂的搜羅當地的寶貝,並且使用各種不要臉的手段,把這些寶貝運送回了日本,而送到日本的寶貝,就分別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和龍谷大學。

在明治年間,剛好是日本倡導文明開化的時代,大谷探險隊的發起人大谷光瑞,和他帶領的探險隊,就正是開拓進取,這一明治精神的體現,所以這大谷探險隊,到現在在日本的學界,都名譽甚佳。

而這大谷光瑞,其實也並不是普通人出身,他是京都的西本願寺宗主的長子,曾經在歐洲留學考察過很長一段時間。

在歐洲考察期間,也剛好是那段時間,他得知了斯坦因等人在中亞發現的佛教遺跡,並且帶回了不少珍貴文物會歐洲,賣給歐洲的博物館,大發其財的消息,他感覺極為興奮。

然後馬上就回了日本,歸國後他就開始籌劃中亞探險之旅,因為有著佛教徒的背景,這也決定了他的探險主要目的,就是調查佛教的流傳路線和佛教遺跡,所以可以理解為何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大谷探險隊收集品均與佛教有關。

但是放在龍谷大學的那些寶貝,就完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不一樣了,那些文物,就都是這大谷探險隊,後來從中國各地搜刮來的各種樣式的寶貝了。

這大谷探險隊從中國邊疆和中亞帶回了很多雕塑作品,不過這些大多都是小型作品,而且破損部分較多,因為探險隊規模比較小,所以他們沒能帶回太多完整的壁畫文物,他們帶回的壁畫大多都是零碎的殘片,而正是他們到處盜挖這樣的壁畫,才導致他們破壞的壁畫,比他們發現的要多得多,這也是這大谷探險隊,在中國名聲很臭的一個原因。

再後來,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自己這個團隊的不足,這大谷後來曾經幾次募集資金,擴大團隊,而隨著他每次都能成功的從中國帶回來很多的文物,他每次募集資金都很成功,以至於他的大谷探險隊也越搞越大,到最後幹脆就轉變成了一個專門的文物扡客公司,在中國的考古學界,一度的名聲臭氣熏天,因為他們幹了很多對不起中國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