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大名鼎鼎的痕玉(第2/2頁)

流落到市場上的痕都斯坦玉器,大多都是英法聯軍當年從清廷裏搶走的痕都斯坦玉器。

正因為存世量稀少,再加上又有當年玉癡皇帝的加成,所以這種痕都斯坦玉器,現在在大中華地區的古董拍賣市場上很受歡迎。

如果有真貨現世,那麽在拍賣市場上拍出一個天價,基本都不算什麽難事。

在2010年的時候,在香江佳士得舉辦的一場拍賣上,就曾經連續有兩件乾隆禦藏的痕都斯坦玉上過拍,而且是一經亮相就引起了熱烈的追捧。

其中一只乾隆禦題的貝式玉洗,不過才巴掌大小,就拍出了925萬的天價,而另外一只不過十五公分寬的玉蕾耳罐更是拍出了1018萬的天價,這兩件痕都斯坦玉器的最後成交價,可以說是刷新了當年中國古董玉器的成交價。

正是因為當年那場瘋狂的拍賣,才讓痕都斯坦玉器,進入了千萬藏家的視線,最近幾年來痕都斯坦玉的概念,在國內市場上是廣為流傳,這也導致了國內市場上贗品激增的場面。

雖然其中有一些,是清朝中晚期時代,揚州和蘇州琢玉師傅制作的民間流通品,可即便是和清廷禦藏不沾邊,但也能夠拍出高價,甚至一些民國時期仿制的痕都斯坦玉器,最後也能拍出動輒上百萬的高價,由此可見市場對這種玉器的渴求程度。

而金沐晨也沒想到,今天自己在日本的東京灣國際古董展上能夠看到如此多的痕都斯坦玉器。

不過在經過了最開頭的狂喜之後,金沐晨很快就淡定了下來,這些玉器雖然是痕都斯坦風格的玉器不假,但是具體到底是不是當年的痕都斯坦古玉這還很難說得清。

要知道自從玉癡皇帝退位之後,痕都斯坦玉器在莫臥兒帝國就很快衰落下去了,畢竟他們那地方,地貧物瘠,這樣的玉器,也就那些貴族老爺們用得起,普通人家哪能用得起?

之所以興盛那麽一段時間,也是因為中國皇帝喜歡,處於出口的需要,才興盛了一段時間,後來中國不再大規模進口之後,這痕都斯坦玉器的生意也就衰落了下去,連帶著制作玉器的工匠都漸漸零落他鄉了。

再到後來,英國人征服了印度,帶來了他們的喜好特點,以及他們喜歡的特色器物,那莫臥兒帝國就更是沒有產出過什麽經典的玉器了。

而那片地區後來因為英國人的挑唆,更是紛爭不斷,哪還有心思在生產這東西,所以這也是造成這痕都斯坦玉器在市場上存世量稀少,奇貨可居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看到這些痕都斯坦玉器之後,金沐晨先是狂喜了一陣,不過很快就淡定了下來。

他叫來老板,征得了老板的同意之後,就開始拿起那些玉瓶子和盤子開始鑒定,畢竟最近幾年因為這痕玉在市場上受追捧的緣故,所以造假頗多,鑒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為上。

其實鑒定這痕玉的方法很簡單,首先就是從玉器所帶的花紋下手。

當年莫臥兒帝國的玉匠們雕琢痕都斯坦玉器的時候,可沒有機加工這個說法,他們打磨玉碗,之所以能夠打磨的那麽薄,全靠的是水磨的方法。

而在這些玉器上雕琢花紋的時候,更是全靠手工,而現代的仿品,一般都本著多快好省的原則,所以在造假的時候,基本都會采用機加工的手段。

所以打磨出來的玉器的玉璧,會和過去打磨出來的有著很大的不同,過去因為全靠手工和眼裏來打磨,所以並不能保證這些杯碗盤碟的盤壁,薄厚如一,所以哪怕是精品玉器,也會存在著薄厚不均勻的特點,而這也正是正宗痕都斯坦玉器的特色,反觀現在機加工的產品,卻並不會有這樣的缺點,但這也恰恰就成了機加工產品的漏洞。

另外就是現代仿品身上的花紋,也同樣不是手工雕刻的,全都是現代化機械雕刻出來的,所以加工的痕跡非常明顯,甚至可以說是“火氣十足”,很容易就能辨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