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文化差異(第2/2頁)

說的好聽點,人家這叫尋找歷史的厚重感。

其次是看雕工,看雕工是否漂亮,至於是不是出自什麽名家之手,他們到不在乎,只要這東西雕的漂亮,符合他們西方人的審美觀,那就足夠了,反正是刀工月繁復越好,技巧用的越多越好。

反而是咱們中國人喜歡的那種雕工簡潔,流暢的刀工,他們並不喜歡,因為那樣的玉,在他們眼裏,不具備藝術性……

最後,才是看材質,不過和中國人喜歡的羊脂白玉不同,他們更喜歡那種顏色深的碧玉。

因為在他們看來,那些羊脂白玉,就那麽光禿禿的一片白,什麽沁色,什麽包漿之類的他們根本就不懂飛,反正他們又不會像中國人那樣,整天的那這塊玉,在手裏把玩,盤弄。

反而是那種顏色深一點的,妖艷一點的碧玉,更符合他們的胃口,因為這樣的玉,在他們看來,才更加接近寶石的顏色……

這就是桃姐這些年來,接觸過的那些西洋古董藏家們對玉的認知和看法,和中國人對玉的認知和見解,那絕對是大相徑庭,南轅北轍的。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明確的文化差異的體現!

當然有這樣認知的藏家,肯定是那種初入門的暴發戶,至於那些真正的漢學家,或者玩中國古董玩了一輩子的老專家,肯定是不會這樣認為的。

但是那些真正的漢學家,或者老專家什麽的然並卵,因為他們並不會出現在那樣的地下市場上,他們出現的地方,往往會是那些高端的拍賣會。

所以桃姐針對的客戶群,也並不是他們,所以這時候她挑選老羅的假玉的時候,只是盡可能的往那些看起來非常俗氣,並且沒什麽特點的作品上挑。

而且精力,也主要都集中在了那些玉琮,玉圭,玉璧上面,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商周時期,玉器的主要器型,上面的雕工也特別的精美,老羅的做工也是沒話說。

這樣的東西,拿到北美去,那幫外行的老外們是肯定喜歡的。

桃姐在那邊選貨,金沐晨看了一會兒感覺有些無聊,就隨口問了老羅一句。

“那你這裏除了這些假貨之外,就沒有真貨了麽?”

“嘿嘿,你還別說,我這裏還真有……”

這老羅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神情顯得有些詭異,金沐晨看了心裏也是咯噔一下,同時也泛起了好奇。

“哦?有什麽東西,拿給我來看看。”

“好,就帶你去看看。”

老羅一轉身,就來到了地下室靠樓下下面的那個墻角處,那邊原來有一個屏風擋著,金沐晨也沒怎麽留意,這時候老羅帶著他來到那座屏風前,把那面屏風一打開,後面的東西露了出來,金沐晨這麽一看,立馬就屏住了呼吸。

這是一張雕工一場精美的凳子,器型很大。

凳子大概有一米五高,腿長大概有半米,後面的靠背大概有一米,兩邊還有扶手,凳子的凳面是一整塊玉石制作而成,平整光滑,而在凳面上,甚至還陰刻有一行行的小篆文字。

金沐晨沒有細看,也不想看那些文字到底寫的是什麽,這時候他等過的注意力,都被那凳子靠背,和下面的腿圍上面的雕花給吸引住了。

他走進了蹲下來細看,這些雕花可以看得出,都是手工雕刻完成的,沒有現代機加工玉器的痕跡,而且處理的都很認真,邊角都特別的圓潤,顯然是雕刻完成後經過精心打磨而成的。

凳子的靠背和凳面上,都有鐵紅色的沁色,扶手上還有白灰皮,如果光是看這些特征的話,這應該是一把剛出頭沒多久的玉凳子,不過裏的近一點,他卻並沒有聞到,那種趕出去的古董所特有的土腥味兒。

在仔細定睛一看,他確實在這玉凳子上面看到了一些珠光寶氣,但卻不是常見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