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列國文物之精華(第2/2頁)

金沐晨就算想搬,也不可能全都搬走,所以他就同樣選擇這王陵最精華的部分來拿,那就是在王陵內石棺前面的兩尊,摩索拉斯國王和他夫人的神話版的大理石雕像,全都被他納入囊中。

說實話一想起這兩件雕像是人家墓葬的看門警衛,金沐晨就心裏一陣犯膈應,畢竟和死人沾邊的東西,在他這個中國人眼裏看來很是晦氣。

但是這東西怎麽說呢,咱們中國人看來是非常犯膈應,但是對於西方這些白皮鬼畜而言,這可是不折不扣的寶貝。

就比如之前安迪送給傑西的那個亞述國王的雕像,說白了那玩意也是從人家墳裏扒出來的,可也一樣價值數百萬,所以西方人在古董方面的口味,可是和他們的審美一樣,讓咱們中國人摸不著頭腦,他們才是真正的葷素不忌。

逛完了這二十一號展廳,金沐晨就來到了旁邊的二十五號展廳。

這二十五號展廳裏,同樣放著一套被大英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的東西,那就是來至非洲的貝寧銅像。

可能子啊很多人的印象裏,非洲一直就是一個蠻荒之地,從被發現開始,一直到現在,哪裏很多地方的很多人都在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他們被歐洲人發現的時候,甚至還依舊生活在原始社會。

所以那些黑人,根本就不可能創造出什麽文明,更加不可能有什麽古董,和藝術品傳世。

這可能是很多人聽說非洲古董之後的第一個想法,甚至很多人聽到非洲古董,可能腦子裏馬上就會想起。

那些穿在黑皮膚姑娘身上的草裙,還有他們掛在脖子上的骨雕,各種魚刺,狼牙什麽的。

事實上非洲大陸從誕生到現在,在那片大陸上曾經孕育過很多文明,哪裏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蠻荒之地。

即便那些黑人的腦容量確實低,但是他們也曾經創造過歷史和文明。

現在留下的遺跡就是證明,比如埃塞俄比亞的方尖碑,馬裏的圖書館,津巴布韋的石頭城,南非的巖畫等等,而這其中非洲文明留下的藝術品中,最為突出的佼佼者,就要數這貝寧銅像了。

貝寧王國發源於西非幾內亞灣沿海地區熱帶叢林的深處,是一個中世紀時期形成的黑人王國,他的歷史有800年,而這段期間,這個國家一直是非洲大陸發達的文化中心之一。

而青銅藝術在這裏誕生,並且發展成熟走向藝術的頂峰,正是貝寧王國作為一個文明的象征。

貝寧王國歷史上從未使用過文字,貝寧人一直通過鑄造或雕刻在青銅或象牙上的圖像記錄他們的歷史。

人們可以從國王與王後的雕像、反映宮廷生活的浮雕中看到貝寧王國不同時期的演變過程。

貝寧的青銅雕刻在13世紀後就逐步演變成一種宮廷藝術。當時的貝寧國王供養著眾多的藝術工匠,所有的作品為宮廷所有。

大小不同的人物雕像和表現狩獵與戰爭場景的浮雕裝飾在王宮的大廳、梁柱和回廊之上,15世紀至17世紀,貝寧王國的青銅作品更富有現實色彩,看上去更加生動逼真。

而到了19世紀奴隸貿易吞噬樂整個非洲大陸,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瓜分這片土地。

有著古老文明的貝寧王國在英國殖民者的炮火中被滅亡了,大部分青銅藝術珍品因被掠奪而流散到世界各地。

而大英博物館收藏才這些,則是那些流失海外的貝寧銅像中,最精華的一部分,可以說這些銅像,記載了非洲大陸上唯一的一個文明的誕生,發展,興盛,再到衰亡的整個過程,這些銅像對非洲人來說,不亞於我們中國人眼裏的四庫全書。

既然來了,那就當然不能放過,這可是金沐晨感興趣的為數不多的黑非洲的東西,這裏一共收藏了60幾件銅像,都是從當年貝寧王宮的木柱上摳下來的,金沐晨揮了揮手,帶走所有銅像,只留下滿地的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