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搶光,擄光,清光!(第2/2頁)

由此可見這幫白皮鬼畜的操蛋,顯然他們並沒有把那斯坦因做過的齷齪事,當成事很丟臉的事情,反倒是把他當成了一種驕傲!

草你姥姥的,老子今天就讓你們再也沒得驕傲!

金沐晨想到那段屈辱的歷史,這時候不由得是滿臉猙獰,殺氣騰騰的往那些藏品處走去。

這密室呈長方形,有三四米寬,十幾米長,西側的墻壁上就是那副顧愷之的畫作,而東側的墻壁上,則是滿滿的一長排的貨架,而這些貨架上擺放的就都是當年那斯坦因,從中國倒騰回來的絹畫。

這些絹畫說來也很有來頭,是敦煌的絹畫,這樣的絹畫對於中國的歷史來說,也不多見,到目前為止,整個中國的所有博物館,沒有一家收藏有敦煌的絹畫。

而世界上收藏敦煌絹畫最全的兩家,居然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的楓丹白露宮。

現在想想,真是有夠操蛋,自己國家創作的歷史文明遺跡,結果居然成了兩個強盜家裏的展品,自己本國的人民,居然根本無緣能親眼目睹一遍。

一想到這些,金沐晨心裏就只有一個字能表達他現在的感情,那就是:草!

這些絹畫,主要是從唐朝時期開始創造的,那個時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畫師們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畫外,還會將他們的信仰和虔誠繪在素絹之上,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宋初。

而他們畫在絹布上的畫作,和當時留下的一些經書,就被存放在了敦煌石壁上鑿出來的一個石窟裏,那個石窟被當地的僧人命名為藏經洞!

後來敦煌寺廟的僧人們封閉藏經洞時,這些色彩絢麗、技法成熟的藝術珍品和文書、和經卷就一起被碼放其中。

1900年,藏經洞被王道士發現並且打開,近千年的絹畫大多保存完好。

7年以後,英國人斯坦因得到了東印度公司的贊助第二次踏上了絲綢之路的探險之旅。在敦煌休整時,一個姓蔣的師爺告訴他藏經洞的事情。

於是斯坦因用4個馬蹄銀大概200兩白銀,廉價騙購了藏經洞敦煌寫本24箱、絹畫和絲織品等5箱。

這些東西都是王道士從洞裏取出的,也許是對價錢不太滿意,這王道士在拿絹畫時多了一個心眼,專門挑那些破舊的塞給斯坦因,總共大概500件。

但是這王道士哪裏知道,那些絹畫越是破舊,就意味著它們更古老更有價值。

後來證實,他給斯坦因的破舊絹畫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絹畫中的精髓。

而剩下來較新的絹畫也沒有能留在中國,被法國人伯希和一掃而空,全部帶回巴黎,那些畫大多是五代和北宋時代的。

這就是斯坦因密室裏這些敦煌絹畫的來歷了,只不過這斯坦因非常混蛋,那些絹畫中有很多都被他撕成兩半,送給東印度公司抵數了。

這些絹畫歷經千年,本來就非常脆弱,把斯坦因這麽一番折騰,等剩下這些到了大英博物館的手裏的時候,基本已經是千瘡百孔的狀態了。

而當時大英博物館對這些絹畫也並不太重視,就那麽隨意的鎖在盒子裏,放進了這斯坦因密室。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梳理國家寶藏,這才發現當年的敦煌絹畫,自己國內居然一副都沒有,而英國佬,這時候也才知道,自己手裏絹畫的重要性。

於是立馬重視起來,然後開始找人來裝裱,只可惜他們根本就不懂中國絹畫的裝裱技術,居然把這些絹畫給裝裱在了牛皮紙上,由於絹本身有伸縮性,粘貼時展開不夠或過度,都會對這些絹畫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壞,結果他們這麽一番折騰,到時弄壞了不少絹畫,比如造成許多菩薩臉部身體變形,又或者絹畫直接破損。

一想到這些,金沐晨就把這些白皮鬼畜的祖宗八輩都給問候了一遍。

今天既然老子來到這裏,這些寶貝,你們就一件也甭想留了,搶光,擄光,清光,老子就讓你們見識一番,老子的三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