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斯坦因密室裏的寶貝(第2/2頁)

身後火光減弱,聲音也小了許多,金沐晨回過頭來一看,剛剛鐵門上的幾道淺痕,現在已經變成了深深的凹槽,剛剛那一番折騰,將這鐵門已經燒透了一半,地面上全都是融化的鐵水。

然後他從紫玉空間離又拽出一管鋁熱劑,又重新按照原來的步驟走了一遍,再回頭的時候,那道鐵門基本已經被燒透。

很多地方都已經可以看到縫隙了,不過因為鐵水融化不均的緣故,那塊被燒下來的大圓鐵餅,還有很多地方,和鐵門有連接處。

普通人要想把這圓形鐵餅從門上拿下來,恐怕還是要借助機器才行,畢竟別看那連接處就是有一點點,可那畢竟是鐵,但是對於金沐晨而言,不過是走過去幾大腳踹上去就能解決的事。

他這一身力氣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更何況那黃色葫蘆,還賦予了他一身銅皮鐵骨的特點。

幾腳下去,那塊鐵餅就被踹到了斯坦因密室門內,厚重的鐵門上露出了一個圓形的大洞,金沐晨一矮身就鉆進了斯坦因密室。

密室裏沒有燈光,他打開了強力手電……

密室的西墻上掛著一整面的白色垂幔,金沐晨走過去一把拉開,垂幔後面的玻璃展櫃立刻就顯露了出來。

而在這展櫃的後面,就正放著那套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臨摹本!

這幅畫寬二十五公分,長三米五,這幅畫的原畫作,一共分十二段,分別是由十二個東晉以前歷史上的十二個小典故組成。

而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九段,也就是說有三段已經遺失了。

這幅畫卷當年創作的起因是因為,西晉晉武帝時期,也就是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死後。

他的兒子司馬衷即位,史稱晉惠帝,這廝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昏庸無能皇帝,他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只懂吃喝玩樂,不務正業,朝中大權盡落於皇後賈氏之手。

賈氏為人心狠手辣,荒淫無度,引起朝中眾臣的不滿,大臣張華便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跡寫成《女史箴》一文,以示勸誡和警示,當時流傳甚廣。

後來到了東晉,顧愷之就根據文章分段為畫,除第一段外每段皆有箴文,各段畫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義,所以這些畫被稱之為《女史箴圖》。

這九段內容,跟據各段空隙所書箴文依次為:馮媛趨進、班婕辭輦、世事盛衰、修容飾性、同衾以疑、微言榮辱、專寵瀆歡、靖恭自思、女史司箴,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小典故。

在這幅長卷中,顧愷之的“遊絲畫法”和“傳神寫照”畫論都得到最充足的體現。

正因如此,西方美術界也把它視為中國古代繪畫的代表作,給與了它非常高的評價,稱它是“一切都達到圓熟境地”的“完美無缺的佳作”。

而且這幅《女史箴圖》還是中國能夠找到的最早的專業畫家東晉顧愷之的唯二仿品,也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對於中國美術史上而言,具有裏程碑意義。

這幅畫也是最早的一幅“以形傳神”繪畫藝術的傑出作品,正因為這樣,它除了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之外,還具有其他畫科難以比擬的史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學國畫的人都聽過,“紙壽千年,絹壽八百”這麽個說法。

這幅《女史箴圖》隋唐時期的摹本,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可是即便如此,畫中人物衣著依舊飄逸,眼睛傳神入化,她們的身姿儀態中,依舊可以透露出了這些古代宮廷婦女的身份和風采。

由此可見這幅畫的作者的畫技的高超,也難怪西方美術界會給這幅畫這麽高的評價,也難怪這大英博物館會把這幅絹畫,當成是自己的鎮館之寶呢!

不過它作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日子,也就到今天戛然而止了,從今天開始,它就是屬於老子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