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眼花繚亂(第2/2頁)

這展櫃分上下兩層,分別擺放著十一件,宋代汝窯瓷器,這些瓷器毫無例外,頭有著天青釉色,上面沒有多余的彩繪,光看圖案顯得有些質樸,但是如果細看的話,就能夠從這瓷器上面的淡淡的青光裏,可以看出那股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住的華貴之氣,絕對的大器天成。

而且這些瓷器的造型各異,杯碗盤碟應有具有,甚至還有一只細頸花瓶,以及一只碩大的三足臉盆。

這汝窯瓷器,對咱們中國人而言,尤其是對中國古瓷的發展歷史而言,真的是太重要了,這可是中國古代瓷器的一個裏程碑似得標杆之作。

根據經過考證的記載,目前全世界範圍應該只有67件汝窯瓷器。

而這汝窯之所以珍貴,就珍貴在他的質量上,可以說和清朝的琺瑯彩有一拼,兩者都是在京城燒造,只不過琺瑯彩是在紫禁城內的清廷造辦處燒造,而汝窯是在東京(開封)附近燒造。

而汝窯之所以特別,能夠被當成中國古瓷的標杆式作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燒造過程中,在釉料中加入了瑪瑙粉末,瑪瑙是僅次於金剛石的堅硬材料,由此可以想象當時燒造汝窯的成本,而加入了瑪瑙粉末這一特點,也正是汝窯能夠傲立於宋朝其他4大名窯之上,成為宋朝瓷器的王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點和後來明朝所鑄造的宣德爐有異曲同工之妙,宣德爐不但將銅精煉,而且裏面加入了黃金,這就區別了所有後來的銅器,這也是經歷多年風雨後,宣德爐還能光彩照人,聲音悅耳的原因。

而汝窯也正因為這樣,才有了自己獨特的特點,那就是獨特的天青,豆青的釉色,後來有很多朝代和名流,都曾經向仿制汝窯的瓷器,可惜燒造出來的瓷器,連做到相似都難。

站在展櫃前,金沐晨是感慨萬千,這十一件瓷器,隨便哪一件,只要能拿回到國內,都可以說是絕世珍寶啊!

只可惜,現在只能淪落在英國人的手裏,供人觀瞻,咱們國內的愛好者,想要見上一面,都千難萬難。

越想越是氣憤,金沐晨忍不住在痛罵一句該死的英國佬!

在往下一看,更是讓金沐晨忍不住心裏罵娘了,你姥姥的,老子當年在美國遇上一件定窯瓷器,就特麽已經好像撿到了寶似得,最後更是被國內的愛好者花了一個億的高價,才給請回到國內。

可你特麽的,在這裏隨便這麽一看,就是一櫃子啊!

沒錯,整整一櫃子的定器!金沐晨連眼都花了,手也跟著發抖。

各種金裝定窯碗,定窯盤,定窯盆,就不說了,最誇張的是他還看到了一把金裝定窯執壺,這下子,金沐晨感覺自己好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土老帽猛然進了城一樣。

以前人家都說中國古董博大精深,他還沒什麽太深的感觸,以為自己也算見慣了寶貝了,可是等看到這整整一櫃子的金裝定器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的眼皮有多淺。

以前他以為,這金裝定器,肯定不是碗,就是盤之類的,可是到這裏才發現,原來人家還有杯,還有臉盆,還有執壺。

最誇張的是,在後面他還發現了一個金邊黑釉的定瓷茶盞,這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黑定瓷了吧!

這玩意,對金沐晨而言,可是只曾聞名,不曾見面啊!

在經手了那件定瓷之後,金沐晨後來又對定瓷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原來這定瓷之所以被追捧的地位那麽高,也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傳世量稀少的緣故,還有一個原因,是定瓷是咱們古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第一種能夠做到那般潔白程度的白瓷。

原來在南北朝時期,古代的先人們就已經開始追求白釉瓷器了,可是一直做不到潔白的地步,那時候生產的瓷器,尤其是白瓷,充其量只能稱之為“麥芽白”,而直到定瓷的出現,古代先人們才算是第一次擁有了純白釉的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