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宣德爐(第2/2頁)

他特意讓大內總管搬出了皇宮內藏的宋代,柴,汝,官,哥,均,定等六大名窯的瓷器,讓那些制作宣德爐的匠人們,參照著這些瓷器,來制給銅爐做模。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那宣德爐才具備了以上兩種,銅,瓷兼具的特點。

再加上這種香爐,從開始制造就使用的是當時最精良的材料,所以這種銅爐一經問世,就因為其做工精美,和用料考究,而深受當時皇家貴眷的喜愛。

以至於後來宣德朝還沒有結束,皇帝就親自下令在制造第二批仿品,只不過因為當時風磨銅在第一批制品當中已經耗盡,所以第二批就采用了黃銅,雖然造型工藝方面不輸第一批的作品,但是論材質和手感,可就比第一批差的遠了。

後來明清的很多皇帝,都因為對宣德爐的喜愛,曾經下令讓人仿制過宣德爐,甚至不光是皇宮大內在仿制,就連民間也有不少愛好者,在偷偷的仿制這種東西。

從明朝中期開始,一直到清末民國,國內的贗品制造者們,就從來沒放棄過,對宣德爐的仿制工作。

這也導致了現在國內的宣德爐市場,規模龐大,魚龍混雜的狀況。

而對於宣德爐的真正愛好者而言,想要找真正第一代宣德爐的開山之作,已經是相當困難了,所以只要是民國時期以前的贗品宣德爐,也就變得都有收藏價值了。

而民國時期的仿品,因為統治粗糙,砂眼多,內壁薄,重量輕,屬於最低端的那種山寨產品,也就沒有了收藏的價值。

而現在國內,因為古董市場行情的火爆,也導致了宣德爐價格的水漲船高,即便現在大家的手裏,很難能找到一只當年第一批的正品宣德爐,但是只要你這贗品的質量還不錯,做工還算精美,也就能拍出高價。

就比如現在清朝初期的宣德爐仿品,只要用料足,做工好,那就能拍到幾十萬,如果要是有名人收藏過的,那價格就會翻十倍的往上竄。

如果要是明朝的高質量仿品,那價格就會更高,動輒數百萬,都不在話下。

但是當年用風磨銅打造的第一批精品,盡管國內的收藏市場已經從新開放二十多年了,但卻從來一次都沒有在國內露面過。

根據有心的學者統計,這樣的風磨銅打造的第一批的宣德爐,目前全是世界範圍恐怕也就那麽十幾只。

大多都集中在歐美博物館,比如英國,美國,和日本的博物館裏,偶爾有幾只,也都是那些大富豪們收藏著。

金沐晨真是沒想到,今天自己在這傑森家,居然碰上了一只宣德爐的真品,這樣的收獲用喜出望外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

不過這時候他盡管心裏非常高興,但是在傑森面前卻並且有表露出來。

這東西想必應該是當年他那曾叔祖父在洗劫圓明園的時候,從哪裏搶回來的,後來一直在他們家裏流傳。

他父親既然這麽喜愛這件東西,想必也一定知道這東西的來歷,只不過眼前這個傻小子,對這東西的來頭,好像根本不清楚的樣子,這樣最好不過。

“王,這東西你看完了沒有?”

金沐晨拿著那只香爐,站在那裏左看右看,然後“發呆”了好半天也不說話,站在一邊的傑森早就已經等煩了,最後實在是忍不住帶著些許埋怨的問道。

“嗯,這是一只上年頭的香爐,品相還不錯,傑森,這東西你打算要價多少?”

“額……三……不……五萬英鎊吧!”

傑森對於古董這個行當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是他老爸可是做這行的,所以他只知道,這東西他老爸既然這麽喜歡,肯定會很值錢。

所以要五萬鎊,已經不算低了吧!

五萬鎊?按現在的匯率,才五十萬人民幣而已,這只宣德爐如果拿到國內,賣上五千萬的價格都不成問題,所以這時候金沐晨根本就沒猶豫,直接拿出了手機:“傑森,你銀行帳號多少,我給你轉賬,對了,如果你有瑞士銀行帳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