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菊文一字則宗(第2/2頁)

一把是三日月宗近,還有一把是泉守兼定,而第三把就是這菊一文字則宗了!

這三把刀現在都收藏在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裏,可是被日本人當祖宗一樣的供著,而現在手機有搞出來一把菊一文字則宗,你說如果傳揚出去,能不能造成日本轟動?

當然之所以說這又是一把菊一文字則宗,主要也是因為這把個名字並不是專門指某一把刀,而是指的當時有日本鐮倉時期著名的鑄劍師則宗專門為日本皇室生產的一個系列的太刀!

當時是生產了不少這個系列的太刀,但是傳到現在的,好像除了東京國立博物館之內的那把之外,也就是自己手上這一把了!

日本刀的起源是在奈良時期,唐朝的唐刀被引進到日本,讓日本人掌握了最初的鍛造工藝,而之後,日本人有經過一系列的研發,改造終於是創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不過一直到宋朝時期,中國的刀劍鍛造技術,還是領先於日本的。

但是在宋朝末期,因為蒙古人占領了整個大陸,大肆的屠戮中國人,導致很多鍛造工藝失傳,同時有一批匠人,為了躲避戰亂,漂洋過海的逃亡到日本,給日本帶去了更加先進的工藝,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日本的刀尖鍛造技術,開始超越中國。

而等到幾十年後,忽必烈兩次試圖入侵日本,更是讓日本人感覺到的生存的壓力,為了保證能和蒙古侵略軍對抗,他們更是瘋狂的研發刀劍的鍛造技術,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日本刀的鍛造技術達到了一個高峰期。

這時期日本也恰好進入到了鐮倉時代,而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日本刀制造最登峰造極的時代,他們的傳世的五大名刀其中的三把,就都是這個時代制造的。

其中就包括那菊一文字則宗系列!

當時蒙元兩次入侵日本失敗,日本又從新過上了安穩的好日子,國內也是一派歌舞升平的境況。

當時的日本國內權柄,開始從原來的公卿貴族想武士階層手裏轉移,隨著武家權勢的增大,鐮倉幕府的確立,形成了所謂鐮倉武士的氣質,喜好豪華壯麗的武器就漸漸成為了風尚。

而隨著武器的需用漸漸增大,與此同時作為武家,從實用角度和外觀角度來說,對武器的要求,也開始比以前增多,在講究實用性的同時,也要求武器要比原來更加強健、美觀。

也正是武士們對武器需求的改變,就促成了日本刀鍛造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但在這個時代的初期還受到平安時代的余韻影響,優雅的氣韻盛行,直到中期以後,隨著鐮倉武士對自我的認知和榮譽感變的顯著,這才促使太刀和短刀完成了那樣的轉變。

要知道在那之前,日本武士用的武士刀,可是和唐刀一樣,都是直的,直到鐮倉中後期,才開始漸漸的有了現代武士刀的模樣。

而這菊一文字則宗的誕生,則恰好是在鐮倉中後期,當時的日本天皇後鳥羽上天皇對刀劍也特別感興趣,同時面向全國大力鼓勵造刀業的發展。

正治元年,讓位給土禦門帝之後,這位天皇越發沉迷於鍛刀之術,在皇宮禁院中建設鍛刀場所,他請來栗田口派的久國、又從備前國招來福岡一文字的信房,作為他的禦師範鍛冶,偶爾他還會親自為刀燒刃。

根據記載,那時候他從諸國應召而來的刀匠共有十二名,之後又增員至二十四名,傳說他遷居隱岐國之後還有六名刀工陪在他的身邊。

正因為這位天皇執迷於此道,這就成為一個很強烈的刺激,促使諸國的刀匠競爭、磨練技術,其結果就是各國巨匠名工輩出,也是最終形成鍛刀業古今未曾有之盛況。

當時有一位制刀匠從諸多刀匠中脫穎而出,他就是來自福岡一文字信房的徒弟,他的名字叫則宗。

後來正是在這位則宗刀匠的帶領下,才打造出了一整套系列的菊文一字則宗刀!

而這個系列的刀,也是在後來頻繁的出現在日本的各種歷史文獻,甚至小說當中,就連當年曾經風靡一時的浪客劍心,用的就是這菊文一字則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