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暴殄天物?(第2/2頁)

而且是越看越有味道,竹雕常用的深刻、浮雕和圓雕等技法,在這筆筒上都有使用,而且雕刻的手法渾然天成,這讓竹雕上的人物,圖案顯得非常流暢,看起來非常的舒服。

光是這麽一搭眼,金沐晨心裏就斷定,這東西肯定是出自清朝名家之手。

因為竹雕筆筒這東西,主要興起於明清時期,而這支筆筒所體現的圖案和風格,則是清朝時期的人物造像的風格。

在看著雕工,配合之前看到這筆筒所閃現這的黃光,他斷定,這肯定是清朝的老物件。

不過可惜的是,這只筆筒損毀的非藏嚴重,在筒底和筒身上有幾處非常深的裂痕,看得出應該是原來的主人,對這只筆筒並不是特別愛惜,或者保養不得當,造成了這支筆筒嚴重的龜裂現象。

而且這筆筒身上還有修復的痕跡,比如有的裂痕當中還有膠水黏貼過的痕跡,只可惜可能是膠水使用不當,或者是年代太久遠,後來又重新開裂了。

而這樣的不當修復,造成的二次損壞,則更加嚴重的影響到了這支筆筒的價值。

這就難怪人家會用這支筆筒來掩門了,確實這支筆筒拿在手裏,這麽仔細檢查一番過後,金沐晨也斷定,這筆筒沒什麽修復價值了,就算找來在強的高手,想要把這只筆筒修復原狀,也不太可能的。

當然那是對普通人而言,而對金沐晨而言,這不過就是把筆筒丟進紫玉空間一宿的事。

這讓他頗有一種見獵心喜的感受,不過很快他就隱藏了自己心裏的想法,因為身邊的香水味告訴他,這店的老板娘已經靠上來了。

“怎麽?老板,看上了這支筆筒?”

老板娘笑眯眯的問道,金沐晨點了點頭。

“是件好東西啊?不過壞的太厲害,真是可惜了!”

“誰說不是的哇?這筆筒,可是當年我老公去蘇州那邊收上來的,說是顧鈺的作品呢?只可惜原來的主人不太愛惜,龜裂的太厲害了,後來我老公也嘗試著想要把它修好,可惜那時候他的功力還不到家,而且這筆筒開裂的實在太厲害,於是這筆筒就算是他交的學費嘍!”

那老板娘看著那只筆筒笑眯眯地說道,金沐晨聽了點了點頭。

這就沒錯了,果然是顧鈺的作品。

這顧鈺可是清代有名的竹雕大家,嘉定人!

嘉定那地方可是盛產竹雕大家,明清時期哪裏先後出了三位竹雕大師,號稱嘉定三松,朱松林,朱小松,朱三松,三人硬是撐起了朱氏竹雕風格的名頭。

他們的雕刻風格可以說是影響了江南地區很多的雕刻大師,走的是天然平淡的風格,講究的是一個順勢而為,就是說會根據竹雕的選材的特異性,來順勢而為的創造,設計作品。

而顧鈺則是在三松之後,另創一派,他的雕刻風格講究的是精雕細刻,不已韻勝,而以工名,這就造就了專屬與他的獨特風格。

這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會被後世追捧的主要原因,因為他的竹雕上面的圖案,形象生動,畫面細膩,流暢,很據觀賞性。

據說他每雕刻一件作品,基本都要做一到兩年的時間。

眼前這只筆筒,就全都符合顧鈺作品的特點,所以金沐晨相信這老板娘說的不是假話。

“老板娘,你這筆筒賣不賣?”

他扭頭問道,老板娘聽了一愣。

“這位先生,你真的要買這只筆筒?要知道這筆筒可是修不好啦?”

“嗯,看著喜歡,沒辦法啦!”

金沐晨點了點頭,老板娘的面孔上則充滿了狐疑,以前這筆筒也有人留意過,可是當看到損毀如此嚴重,這讓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連呼可惜,她原本也沒指望能賣出去的,現在居然真的有人要買,一時間,她還真是不好定價。

“這樣吧!這筆筒的情況你也知道,就三萬塊吧!”

老板娘嘆了口氣對金沐晨說道,顧鈺的作品在收藏市場上可是相當受熱捧的,可是那也要講究材料和品相,而眼前這只筆筒,可是兩樣一樣都不具備,所以這個報價也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