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十全老人的筆筒?(第2/2頁)

“這家店是我爺爺當年傳下來的,到我手裏已經是經營了三代了,一直就專門做這玉器的生意,所以如果你在美國想買到合適的玉器,您來我這裏就算找對了。”

“果然名不虛傳啊,來舊金山之前,我朋友就和我提起過你這家店,果然沒推薦錯。不過我看您這裏的玉器,年代跨度都挺大的,搜集這麽多應該挺不容易的吧。”

金沐晨繼續和這張老板套近乎說道。

“那可不,當年為了收集這些古玉,我爺爺和爸爸可是費勁了心思,不光全美國的跑,香江,寶島每年都不知道要去多少趟,這才收集來這些寶貝。不瞞你說,就算蘇富比和佳士得要舉辦中國玉器專場拍賣的話,都會來我這裏拿貨!”

這張老板說到這的時候更是滿臉的傲氣,金沐晨也相信他說的都是真的,預熱已經做好了,剩下的就該進入正題了吧。

“金先生,您到底看上哪件寶貝啦?要不要我給您拿出來,您仔細看看?”

這張老板一看金沐晨不斷在那些櫃台前晃悠,可是卻猶猶豫豫下不定決心的樣子,就出聲問道。

金沐晨沒答話,又在店裏走了一圈,然後裝作不經意來到櫥窗前的樣子,突然擡頭咦了一聲,指著櫥窗裏那只青玉的筆筒對張老板說道。

“張老板,這支筆筒能拿出來看看嘛?”

張老板的眼神裏閃過了一抹鄙夷之色,又是一個不懂裝懂的菜鳥,不過臉上卻笑著說道。

“當然沒問題。”

說完就把那只筆筒給拿了出來,金沐晨從櫃台上小心翼翼的拿起那只筆筒,開始觀看了起來。

筆筒上手溫潤,手感不錯,青綠色的筆筒迎光看來,光色通透,用料很實在,重量大概能有三斤多點。

在細看筆筒上雕刻的牧民,草原,羊群,線條非常鮮明,陰線柔和,陽線剛勁,平凸,隱起,鏤空等工藝都有使用,絕對稱得上是栩栩如生,雕工精美。

一看就不是出自凡家之手,而且也不是平常人家能用得起的東西。

再把東西翻過來看看底足,這一看可不得了,之間底足上赫然寫著十全老人四個大字。

看到這裏金沐晨在吃驚的同時,腦子裏也終於是豁然開朗了,難怪自己看著筆筒上的珠光寶氣如此濃厚呢,感情只皇家用過的東西。

如果是別人就算看到十全老人的名號,也不敢輕易斷定,這就是乾隆用過的筆筒,可是金沐晨卻因為自己的黃金眼的緣故,就有這樣的把握。

乾隆皇帝一生和玉有著不解之緣,更是有著玉癡皇帝的外號,他這一生經手的玉器,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他喜歡各種各樣的玉器,玉扳指,玉掛件,玉把件,玉杯玉碗,玉質的文房四寶,光是有記錄的就不下上千件。

而且這個皇帝,還有喜歡在玉器上署名的癖好,很多傳世玉器,都有他署上的名字,這樣的癖好,讓如今的考古專家們可以說是哭笑不得。

因為一方面,有他署名的玉器,只要年代沒錯,基本都是正品,畢竟皇帝收藏的東西,在上面署了名,就相當於留下了自己的題跋,當時可沒人敢作假山寨。

可另外一方面,他在玉器上喜歡胡亂署名,卻又破壞了那些傳世玉器的完整度,就比如當年明朝傳來來的不少玉器,因為有他乾隆皇帝的署名,就顯得是不倫不類,看起來非常的別扭。

這要是擱到現在,絕對一條毀壞國家一級文物罪是跑不了,妥妥的了。

眼前的這只玉筆筒,如果金沐塵估計的沒錯的話,就應該是當年乾隆時期流傳下來的一只玉筆筒,可是這麽名貴的東西,怎麽會被放在櫥窗裏當成最不值錢的吸引掃街客戶眼球的陳設品呢?

這張老板之前聽他說話,雖然是有些浮誇,但是看他本人,好像在玉器鑒定方面還是挺有一套的,怎麽就沒看出來,這會是一只乾隆年間的筆筒呢?

金沐晨手裏把玩著這只筆筒,心裏也是不斷的在琢磨,剛剛他讓那張老板把這筆筒拿出來的時候,這張老板眼裏閃過的那一絲輕蔑之色,他可沒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