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搬家(第2/2頁)

金沐晨想了想,也沒推辭,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方伯的古董店一層是做生意的,二層的面積也不小,房間就有三四個,三樓還有半層,他自己一直住二樓,三樓足夠金沐晨住。

金沐晨也沒墨跡,第二天他就去租了一輛小貨車,把自己的東西都搬了過來。

他的東西不是很多,除了兩個行李箱的衣服,還有書籍電腦,另外就是一些被褥,和鍋碗瓢盆之類的,當然最不能扔下的,就是那張大床。

這張床可是當年在馬淩的強烈要求下,去家具店買的新床,加上床墊可是一共花了兩千多刀,雖然很貴,但是這張床絕對物有所值,睡起來很舒服,所以金沐晨不打算扔掉這張床。

這些東西,如果是以前,金沐晨肯定會叫搬家公司的人過來幫忙了,可是現在他最不缺的就是力氣,一個人應付起來很是輕松,就算是那張King Size的大床,他也一個人很輕松的就搬上了貨車。

一個小時之後,就再次回到了法拉盛方伯的家,方伯本來還想過來幫忙,金沐晨沒讓,看到金沐晨一個人只用了一個小時不到,就把那些東西全都搬到了樓上。

方伯笑哈哈的來到他身前,在他的肩膀上捶了一拳:“好小子,這一個月的搬運工,總算沒白幹,到時把身體給練出來了。”

金沐晨笑哈哈的擡了擡手臂,比劃了一下自己的二頭肌:“那是當然。”

晚上方伯要做飯慶祝一下,不過金沐晨沒讓,拉著方伯又出去吃了一頓,畢竟兩個大老爺們,就算做的再好,飯菜也就那樣。

從飯店出來,方伯接了個電話,一個老友約他過去打牌,而金沐晨則是吃的有點撐,打算一個人走回去,順便消化消化食。

夜晚的法拉盛緬街上,一派的紙醉金迷,車水馬龍的景象,整整一條街的兩邊都閃爍著各種各樣的霓虹燈。

街邊人流如織,來來往往的幾乎全都是亞裔的面孔,時不時才會夾雜著一些白人和黑人的面孔,如果不是那些黃色面孔的店家張口閉口那蹩腳的英文,還有那些霓虹閃爍的英文招牌,你很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來到了國內的某個城市呢。

難怪人家說,法拉盛現在是紐約除了曼哈頓之外,唯一一個二十四小時,人氣都旺的地區呢。

沿著緬街向前,走上半英裏,就是一連串的銀行,匯豐,美洲銀行,花旗等等大牌,然後就是國泰,華泰,亞細亞,冠東,移民銀行等等這些華裔背景深厚的亞洲銀行。

光是看著這些密集的銀行,你就不會奇怪,為什麽這裏被稱作是紐約的第二個金融中心。

三百七十多年前,法拉盛這地方只有一些零星的印第安人居住,1683年,才有大量的荷蘭殖民者開始在這裏定居,等到美國建國之後,又有大量的猶太人和意大利人遷入。

直到三十多年前,這裏才開始有華人住進來,不過那時候主要也是以台灣過來的移民為主,但是現在這裏的主力居民則是來之大陸的新移民。

至於當年開拓這裏的荷蘭人的蹤跡,可能只能在伯尼街上,找到一輛座他們留下的古典建築。

而且你還不得不說,中國人很會找地方紮根,除了舊金山,洛杉磯,也體現在這裏,如果你打開地圖查看法拉盛在紐約地區的地理位置的話。

你就會發現,從這裏坐7號地鐵半小時就到曼哈頓,又可以乘長島鐵路直達長島。

開車的話495號高速公路直達曼哈頓或長島,兩個主要機場肯尼迪和拉瓜地一南一北,來去方便。

所以也就難怪這裏湧入的華裔移民是越來越多,而且地價也是隨之瘋長了起來。

十年前這裏還很難能找到一座超過十萬美元的房子,而現在別說是法拉盛的核心區域這一帶,就算是你往法拉盛周邊的一些區域看看。

那種獨立的Townhouse,基本都沒有低於三十萬美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