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也是‘皇漢’

張勁如今精神數值十幾倍於常人,這就使得他的記憶能力堪比計算機,什麽過目不忘、一目十行,都不是什麽問題。就算是理解能力,也同樣遠超同儕。

加上他身為吃貨,對所有能入嘴的、能盛盤的,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最後再加上他本身高達宗師級圓滿的廚藝,使得他在廚之一道,早已經站到了人類的絕對巔峰。

關於吃的方面,不但所有見到過的菜,均皆能夠精通的青出於藍。而且博聞強記,對於各種小吃、名品的傳說均皆耳熟能詳。

所以,說起桌子上的這一道道菜來,張勁絕對是一套一套的,從歷史、故事,到材料、手法,都說的頭頭是道,不但周全,而且決無錯漏。尤其是說起其中故事來,更是抑揚頓挫,手口並用,如說書的一樣,頗有點引人入勝的意思。

張勁的這番演說,讓本來因為張勁與葉紅眉來眼去、當眾調情,而心中有些酸酸醋意的606四朵金花,都暫且忘記之前心裏的那種不舒服,投入到張勁的講解中來。

一個個聽得眉飛色舞,本就不俗的一道道菜,似乎因為故事而越發的美味了。本就已經頻率不低的揮筷子速度,再次加增了幾分。

足足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過去,張勁點評完最後一道‘四海升平’後,才終於結束了自己聲情並茂的演講。

張勁剛剛美美的喝了一口杯中的葡萄釀,潤了一下喉嚨,還來不及嬉皮笑臉的湊到葉紅邊上‘討賞’的時候,四姐妹中身材最誇張、內心最腐、最迷四爺、最喜歡那些狗血宮鬥劇的大姐郭金秋,就率先開口了。

“姐夫,聽你說這些個宮廷菜好像都是滿清的東西啊!”

“是啊,不止是我們這一桌子,整個宮廷菜系的菜色絕大多數都是清朝宮廷流傳下來的。

畢竟,其他朝代太過久遠,流傳下來本就不容易。而且,就算流傳下來,也是至少隔著滿清這個朝代,跟‘禦用佛跳墻’似的,被改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老陶祖上本就是清宮禦廚,祖傳菜譜自然主要都是清宮的菜色,所以這裏的宮廷菜絕大部分都是出自清宮,也就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了!”

張勁剛剛解釋完,最迷辮子戲的郭金秋就緊接著問出了下一個問題:

“既然都是清朝的東西,為啥這位陶老板不讓外面的服務生和之前端菜的幾位姐姐穿清宮的袍服啊!

你看電視裏面,那衣服、那頭上花冠才好看呢!比他們現在穿的跟和服似的衣服可是好看多了!”

“好看個屁!女的腦袋上頂著個好幾斤重的鳥架子。男的腦殼刮半個光蛋,梳個大辮子,跟長了個豬尾巴的半禿子一樣。

還有那衣服,男人長袍馬褂、女人高鞋窄衣……哪兒好看了?

我倒是覺著,門外小弟和送菜小妹現在穿的這身,比狗屁清宮服飾強多了!

還有,不懂別亂說,讓人笑話。

他們穿的這可不是你說的什麽狗屁和服,你有看到幾個女的背後背著枕頭了麽?沒有吧?

這根本不是倭瓜們傳統的醜不拉幾的和服,這叫漢服,女的穿的叫襦裙。知道啥叫漢服不?

‘漢’是漢朝的漢,是漢人的漢……”

……

張勁其實也算得上是‘皇漢’一枚,雖然在執拗和偏激方面不如陶老爺子那麽徹底,但是也絕對算得上是鐵杆。

像張勁這種正兒八經的‘皇漢分子’,同類似郭金秋的這種如今已經被產自棒子國的整容‘男妞兒’,以及清宮狗血戲洗過腦子了的女人,絕對不是一個位面的物種,在某方面的世界觀更是相差足有幾個宇宙寬度。

通常來說,‘皇漢分子’對滿清的那幾百年,絕對沒有什麽好印象。對於那些腦殘們稱呼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嗤之以鼻,對所謂‘心懷黎庶’‘帥呆了’的雍正深惡痛絕,對所謂‘文采風流’的乾隆更是如嗅狗屎。

如果簽下割讓外興安嶺的《尼布楚條約》,大興文字獄的康熙都算得上是‘千古一帝’的話,那麽祖龍始皇、漢武大帝、太宗李二算什麽?

如果殺人盈野,文字獄更勝其父的雍正都能算得上是‘心懷黎庶’的話,那麽貞觀一年斬刑不及二十人就算得了什麽?

如果乾隆那麽兩句狗屁不通的打油詩都算得上是‘文采風流’的話,那麽唐宋八大家、大小李杜、柳七、稼軒、蘇大胡子這幫子人算什麽?

更何況滿清王朝數百年,以殺伐鐵血奴役天下,尤其是康乾三朝一次又一次的文字獄,更是用滾滾的人頭閹割了整個華夏的所有血氣,將原本脊梁如槍的國人徹底變成了只懂卑躬屈膝的奴才。

也正是這三位被腦殘們奉為有為君主的皇帝,奉行了最徹底、最激烈的奴民、愚民政策。從這三位皇帝執政開始,原本從古至明,始終站在世界之巔的華夏,才開始衰落,變得人人可欺!